研究群活動

國民黨政府的本土化轉型、臺灣電影製片廠與一九五〇-一九六〇年代間的臺灣電影文化/陳佳德先生(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培育)、劉以霖先生(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培育)

 【文化史研究群博士培育成果發表】

主講者:陳佳德(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培育)、劉以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培育)
題目:國民黨政府的本土化轉型、臺灣電影製片廠與一九五〇-一九六〇年代間的臺灣電影文化
時間:2023年06月14日(三)14:00-16:30
地點:本所823室
備註:

1.欲報名者煩請填妥報名表單。報名系統將於6/12(一)關閉。
2.報名成功後若不克參加,麻煩來信告知(助理陳玟婷,Email:pandas151086@gmail.com),否則日後將不錄取。
3.本次演講以實體方式舉行,如遇疫情變化,將依CDC規定改為線上模式。

摘要
國民黨政府的本土化轉型
陳佳德(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培育)
       本報告是基於筆者的博士論文初稿,以臺灣本土社會的視角,重新檢視1972-2000年間,臺灣政治轉型的過程,並重新解釋臺灣政治轉型中,推動國民黨政府由遷佔者國家體制轉型為本土政權的內部動力。
驅動臺灣本土化的力量,固然存在外部因素或經濟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內部因素。簡言之,1975年增額立法委員選舉,在省籍問題激化的背景下,黨外走向族群動員,並出現自發群眾運動,這些力量在1977年結合,產生中壢事件,造成蔣經國強人威權體制出現鬆動,並促成黨外崛起。1979年美麗島事件之後,黨外反而開始獲得結構性支持,而國民黨對黨內臺籍菁英的依賴程度則迅速上升,控制力也持續下降,開始形成具有自主性的台籍菁英,從而導致國民黨內部權力結構出現轉變,最終在1985年一連串政治危機後,使蔣經國強人威權體制和法統體制陷入無法延續的危機。
        另一方面,在蔣經國推動以維持法統體制為前提的有限本土化同時,也持續推動以語言政策為中心的文化統合,試圖鞏固中國國族認同,然而壓迫性的文化政策,卻造成省籍問題進一步激化,反而賦予黨外更有利的動員條件,並在1985年語文法事件後導致黨外走向臺灣民族主義,進而使法統體制加速失去存在的正當性,而蔣經國強人權威也在其晚年式微。1989年以後,國民黨內形成以李登輝為首的台籍菁英集團,原本外省菁英為分配資源,臺籍地方菁英提供選票的族群恩庇侍從結構瓦解,國民黨的權力結構遂走向本土化。
  然而,蔣經國的文化政策,大部分在1990年為李登輝所繼承,導致1990年代臺灣初步完成政治本土化的同時,文化本土化的進展卻相當有限。中國民族主義在失去主導地位後,臺灣民族主義也未能成為主流,而李登輝基於1990年代國民黨內權力結構和臺灣主流民意提出的國族建構路線,卻在1997年以後隨著國族認同分裂激化而失去支持,促成2000年政黨輪替,中央政府的本土化轉型也隨著政黨輪替而完成。
~~~~~~~~~~~~~~~~~~
臺灣電影製片廠與一九五〇-一九六〇年代間的臺灣電影文化
劉以霖(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培育)
       這篇報告討論臺灣電影製片廠在戰後臺灣電影文化的位置。台製廠為戰後臺灣官方主要宣傳機構之一,主要產出新聞片,但也涉及劇情片製作。台製廠一方面繼承了日治時期總督府宣傳體制與中國電影工業下的人員與器材;另一方面台製廠也積極地從歐美跟日本引進技術、電影人材與電影知識。本報告將台製廠視為戰後臺灣電影文化中的一個節點,並試著從臺製廠製作的電影與發行的出版品,來討論這些實作中蘊含了什麼樣的電影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