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所欲之水:日治初期臺灣米乾燥不足的商品化問題/朱華瑄(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環境史研究群講論會】
講題:非所欲之水:日治初期臺灣米乾燥不足的商品化問題
主講人:朱華瑄(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主持人:都留俊太郎(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日期:2024年5月24日(五)
時間:10:30-12:30(GMT+8)(10:00開放入場)
地點:本所802會議室
地址: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北棟八樓)
進行方式:實體講座
備註:
1.本活動請於5/20(一)前填寫表單,恕不接受現場報名,報名成功者,將以email通知。如有任何問題,歡迎聯絡助理李孟霖先生(asithteh@gmail.com)。
2.本活動不提供線上直播,現場名額限50人。
3.本活動為本院環境教育項目之一,全程參加者可得2小時環境教育時數。領取方式說明:(1)將於報到現場發放時數證明,非中研院內人員無需簽名,但請至原服務單位完成登記手續。(2)院內人員請於「環境教育活動簽到單」簽名,時數將由台史所辦公室進行登記。
4.本活動提供午膳,請於報名表中選擇葷食或素食,亦可選擇不用餐。
【摘要】
當代農糧研究強調工業化農業造成環境難以永續,大規模的標準化生產嚴重威脅生物多樣性,其按照商品原則而生產與消費的速度,也遠超過動植物生命乃至海洋與地層等物種存在空間的生態循環時間。此等觀點雖闡明了工業化原則與農業以及其中生命之網之間的衝突,但忽略了現代商品生成條件的本身,意即商品化的過程,可能即已啟動生態的新陳代謝裂隙。
日治初期臺灣在來米在進入日本米市時面臨不少困境,乾燥不足是其中要因之一,此演講從生態馬克思主義出發,探究所謂乾燥不足造成商品化障礙的風土環境與社會市場脈絡,並就臺灣總督府當時所採取的改良措施,討論其環境控制意涵,一方面了解臺灣百年前稻作商品所鑲嵌的社會生態,也一窺全球農業現代化浪潮下東亞案例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