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cation
- Ph. D., History,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wan.
Specialty
- Taiwan Socioeconomic History.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Selected Publications
- Monograph
- 謝國興,2023,《《硬箍起來:西港刈香的宋江系統武陣》》(臺南;臺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蔚藍文化),共174頁。
- 謝國興,2022,《《廣護大灣:鯽魚潭畔古聚落的民間信仰傳承(1661-2021)》》(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共383頁。
- 謝國興,2021,《《禮祝下鄉:驅瘟逐疫祭典中的王府行儀——臺南、東港、漳州比較研究》》(台北:蔚藍文化),共320頁。
- 謝國興等,2017,《西港仔刈香:一個傳統王醮的數位記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共485頁。
- 謝國興,2005,《台南幫─ある台灣土著企業グループの興隆》(東京:財團法人交流協會),共318頁。
- 謝國興,2002,《陳逢源:亦儒亦商亦風流(1893-1982)》(臺北:允振文化公司),共370頁。
- 謝國興,2000,《府城紳士:辛文炳和他的志業,1912-1999》(臺北:南天書局),共289頁。
- 謝國興,1999,《台南幫:一個台灣本土企業集團的興起》(臺北:遠流出版公司),共374頁。
- 謝國興,1994,《企業發展與台灣經驗:台南幫的個案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所,專刊(73)),共368頁。
- 謝國興,1991,《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64)),共721頁。
- 謝國興,1984,《黃郛與華北危局》(臺北:國立臺灣師大歷史研究所,專刊(12)),共396頁。
- Journal Article
- 謝國興,2023,〈〈九龍江生計圈:16-17 世紀臺灣早期移民的主要原鄉〉〉,《臺灣史研究》30(4):1-62。
- 謝國興,2023,〈〈社、會、社會、會首―明清以來臺南地區的村落命名與祭典組織〉〉,《臺南文獻》23:226-261。
- 謝國興,2021,〈〈大灣廣護宮建醮的傳統陣頭〉〉,《《臺南文獻》》第20輯:48-91。
- 謝國興,2021,〈〈西港仔刈香〉〉,《《鹽分地帶文學》》(93期):94-99。
- 謝國興,2020,〈〈臺閩地區王爺信仰儀式中的王府行儀初探〉〉,《民俗曲藝》第208期,頁1-89。
- 謝國興,2019,〈臺灣民間信仰中的日本神明〉,《臺南文獻》16輯,54-85頁。
- 謝國興,2018,〈南關線的拍面宋江陣初探〉,《臺南文獻》14輯,120-145。
- 謝國興,2017,〈〈戰後臺灣經濟發展源起的兩個小敘事〉〉,《《臺灣社會研究》》107期,219-225。
- 謝國興,2017,〈數位時代的臺灣學-〉,《臺灣學通訊》97期,頁4-7。
- 謝國興,2016,〈文獻足徵:西港刈香的醮事簿〉,《臺南文獻》第10輯,頁14-31。
- 謝國興,2014,〈媽祖的香路:臺灣媽祖遶境的幾種模式〉,《臺南文獻》第5輯,頁10-49。
- 謝國興,2013,〈福州船政學堂繪製的臺灣第一幅現代城市地圖〉,《臺南文獻》第4輯,頁106-123。
- 謝國興,2013,〈失節事小 餓死事大:閩台族譜所見婦女守節問題〉,《閩台文化研究》總第33期。
- 謝國興、謝明如,2012,〈2010年臺灣史研究回顧與展望〉,《臺灣史研究》第19卷第2期,頁209~257。
- 謝國興,2012,〈台灣田都元帥信仰與宋江陣儀式傳統〉,《民俗曲藝》第175期,頁1-42。
- 謝國興,2012,〈1940年代的興南客運:日治後期到戰後初期的轉折〉,《臺南文獻》創刊號,頁55-80。(另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史研究中心主編,《台灣光復六十五周年暨抗戰史實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年11月)。。
- 謝國興,2009,〈祈願與還願:高雄茄萣鄉的漁業與廟會〉,《亞洲研究》第59期,頁129-149。
- 謝國興,2008,〈1949年前後來台的上海商人〉,《臺灣史研究》第15卷第1期,頁131-172。
- Monograph Chapter
- 謝國興,2019,〈庄頭陣的社會文化意義:以曾文溪、二仁溪下游廟會為例〉,收於謝國興編,《進香、醮、祭與社會文化變遷》(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頁481-518。
- 謝國興,2019,〈導論/進香•醮•祭與社會文化變遷〉,收於謝國興編,《臺灣史論叢民間信仰篇:進香•醮•祭與社會文化變遷》(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頁3-16。
- 謝國興,2019,〈媽祖婆辦王爺醮:閩臺地區的初步觀察比較〉,收於葉明生編,《第二屆賢良港媽祖文化論壇:海峽兩岸海上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文集》(北京市:宗教文化出版社),頁272-292。
- 謝國興,2019,〈王爺公無保庇:談西來庵事件始末〉,收於林富士編,《臺南歷史地圖散步》(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頁138-143。
- 謝國興,2019,〈驅瘟除祟,代天巡狩:臺南地區王爺信仰〉,收於林富士編,《臺南歷史地圖散步》(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頁112-119。
- 謝國興,2018,〈〈二層行溪下游的廟會陣頭-庄頭陣的社會文化意義〉〉,收於陳益源編,《《寺廟文資保存與社會貢獻》》(臺北:里仁出局),頁31頁。
- 謝國興,2017,〈雙元繼承與合軌:從產業經營看1930-1950年代的臺灣經濟〉,收於黃煌雄編,《三代臺灣人:百年追求的現實與理想》(台北:遠足文化),頁343-379。
- 謝國興,2017,〈謁水請將:臺南五塊寮慶和宮中壇元帥的請水儀式〉,收於謝國興編,《哪吒與太子爺信仰文化研究》(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新營太子宮太子爺廟管理委員會),頁283-312。
- 謝國興,2017,〈〈魚塭拓墾與產權爭議:晉江東石蔡源利號在嘉義布袋的經營(1800-1940)〉〉,收於李逹嘉主編編,《《近代史釋論:多元思考與探索》》(臺北: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頁309-342。
- 謝國興、林欣宜,2016,〈祖國去來:日本統治與光復初期台灣人的兩岸往來〉,收於王建朗、黃克武編,《兩岸新編中國近代史,民國卷(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1116-1149。
- 謝國興,2013,〈日本植民地期台湾中小企業の戦後への継承〉,收於謝國興編,《《近代台湾の経済社会変遷―日本とのかかわりをめぐって》》(日本(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愛知大學東亞同文書院大學紀念中心):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與東方書店合作出版),頁307-331。
- 謝國興,2013,〈戰後初期臺灣中小企業的殖民地傳承〉,收於中央研究院編,《邊區歷史與主體性形塑: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台北:中央研究院),頁45-85。
- 謝國興,2013,〈關係企業-吳修齊先生訪問紀錄〉,收於國史館編,《中華民國褒揚令集續編第十四集》(台北:國史館),頁194-227。
- 謝國興,2013,〈臺南紡織二十年-吳修齊先生訪問紀錄〉,收於國史館編,《中華民國褒揚令集續編第十四集》(台北:國史館),頁162-193。
- 謝國興,2012,〈臺灣南部的廟會陣頭〉,收於國立臺灣圖書館編印編,《臺灣學系列講座專輯第五集》(台北:國立臺灣圖書館),頁7-31。
- 謝國興,2010,〈在社會主義改造的盡頭折返─定息問題及其餘波〉,收於謝國興編,《改革與改造-冷戰初期兩岸的糧食、土地與工商業變革》(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頁373-420。
- 謝國興,2010,〈南瀛地區廟會的繞境模式─兼論祭祀圈、信仰圈與交陪境〉,收於戴文鋒主編編,《南瀛歷史、社會與文化 Ⅱ》(台南:台南縣政府(另收入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編,《中國社會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1月)),頁235-254。
- 謝國興,2010,〈日治時期臺灣的鐵公路交通運輸業-兼及與朝鮮的初步比較〉,收於堀和生、中村哲編著;吳菡主編編,《日本資本主義與臺灣˙朝鮮-帝國主義下的經濟變動》(台北:博揚文化事業公司),頁257-324。
- 謝國興,2008,〈地方自治:台灣廟會活動的經費收支〉,收於鄭起東、史建雲編,《晚清以降的經濟與社會(中國近代社會史研究集刊‧第三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426-442。
- 謝國興,2007,〈經濟理性與政治正確:20世紀50年代中國社會主義改造高潮前後的陳雲與毛澤東〉,收於溫銳編,《政府‧市場與經濟變遷/江西人民出版社》(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頁156-180。
- 謝國興,2007,〈宋江陣:台灣廟會文化的特殊傳承〉,收於李長莉、左玉河編,《近代中國社會與民間文化》(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415-431。
- 謝國興,2004,〈農業社會時期台南地區的移民、婚配與社會流動〉,收於走向近代編輯小組編,《走向近代:國史發展與區域動向》(台北:東華書局),頁453-486。
- 謝國興,2004,〈植民地期台湾における鉄道‧道路運輸業──朝鮮との初期的比較を兼ねて〉,收於堀和生、中村哲編,《日本資本主義と朝鮮‧台湾──帝國主義下の経済変動》(京都:京都大学学術出版会),頁229-260。
- 謝國興,2004,〈日治時期台灣的陸上交通運輸業〉,收於洪宜勇編,《台灣殖民地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海峽學術出版社》(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頁14-47。
- Proceeding Paper
- 謝國興,2019,〈從劉厝宋江上囂排說起〉,發表於第十一屆民間歷史文獻論壇,廈門大學: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2019-11-22 ~ 2019-11-25。
- 謝國興,2018,〈〈閩臺地區王爺信仰儀式中的王府科儀〉〉,發表於第十屆民間歷史文獻論壇,廈門大學: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2018-11-23 ~ 2018-11-25。
- 謝國興,2018,〈〈媽祖婆辦王爺醮:閩臺地區的初步觀察比較〉〉,發表於第二屆賢良港媽祖文化論壇-媽祖信仰與海上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褔建莆田:福建師範大学社會歷史學院等,2018-05-07 ~ 2018-05-10。
- 謝國興,2018,〈〈資料庫建置及數位人文應用成果〉〉,發表於漢學數位基礎建設研討會,上海:哈佛大學上海中心及蔣經國基金會,2018-03-13 ~ 2018-03-17。
- 謝國興,2017,〈唐山過臺灣:唐山過臺灣:臺灣民間信仰中廟會陣頭的淵源與流變〉,發表於臺灣歷史與兩岸關係國際學術研討會,貴州遵義: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史研究中心,2017-10-13 ~ 2017-10-17。
- 謝國興,2017,〈二層行溪下游的廟會陣頭-庄頭陣的社會文化意義〉,發表於寺廟文資保存與社會貢獻國際學術研討會,大觀音亭興濟宮觀興學苑(臺南市北區成功路 86 號):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2017-07-22 ~ 2017-07-23。
- 謝國興,2017,〈The Shaman Facial Makeups used in Masqueraded Song Jiang Militia of Taiwan Folk Religion〉,發表於「民俗圖像與晚清中國」(Folk Images and Late Imperial China),俄羅斯宗教歷史博物館與東方文獻研究所:聖彼得堡俄羅斯國立宗教歷史博物館、俄羅斯科學院東方文獻研究所、台灣的國立中正大學媽祖文化研究中心,2017-06-29 ~ 2017-06-30。
- 謝國興,2016,〈謁水請將:台南五塊寮慶和宮中壇元帥的請水儀式與意涵〉,發表於新營太子宮第二屆哪吒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南市新營區文康中心1樓(臺南市新營區太北里45- 8號): 新營太子宮管理委員會與成功大學歷史學系、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鹽鄉文史工作室、 嘉義大學應用史學系,2016-12-17 ~ 2016-12-18。
- 謝國興,2016,〈台灣民間信仰中的日本記憶〉,發表於殖民主義與台灣歷史學術研討會,廈門大學科學藝術中心: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2016-11-05 ~ 2016-11-07。
- 謝國興,2016,〈〈雙元繼承與合軌:從產業經營看1930-1950年代的臺灣經濟〉〉,發表於「台灣的悲愴年代-從皇民化到二二八」學術研討會,台灣師範大學圖書館B1國際會議廳:臺灣研究基金會、大眾教育基金會、中研院臺史所,2016-09-10 ~ 2016-09-10。
- 謝國興,2015,〈台灣的拍面宋江陣〉,發表於104年無形文化資產國際論壇,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衡道堂: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015-10-07 ~ 2015-10-08。
- 謝國興,2015,〈臺灣民間信仰中的戰爭記憶〉,發表於「戰爭與臺灣社會」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示教育大樓圓形劇場: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5-08-15 ~ 2015-08-16。
- 謝國興,2015,〈魚塭拓墾與產權爭議:晉江東石「蔡源利號」在嘉義布袋的經營,1800-1940〉,發表於法友會學術研討會,臺大校友會館3樓3C會議室:法友會,2015-05-09 ~ 2015-05-09。
- 謝國興、蔡幸真,2014,〈文化再生の過程:台湾における歴史資料デジタル化の経験〉,發表於Kickoff Conference 2014,國立山口大學:山口大學東亞經濟研究所,2014-12-08 ~ 2014-12-11。
- 謝國興、蔡幸真,2014,〈陳澄波數位資料的典藏與應用〉,發表於第十屆「嘉義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嘉義大學民雄校區圖書館 國際會議廳:國立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台灣文化研究中心,2014-10-24 ~ 2014-10-25。
- 謝國興,2014,〈臺灣史人物資料庫的建置與應用〉,發表於近代人物傳記及數據庫建設學術研討會,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文物館東翼二樓: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2014-05-08 ~ 2014-05-09。
- 謝國興、蔡幸真,2014,〈陳澄波文書檔案數位典藏的應用〉,發表於南方艷陽-陳澄波特展,中國美術館7樓學術報告廳:北京中國美術館、台灣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台灣台南市文化局,2014-04-25 ~ 2014-04-25。
- 謝國興,2014,〈檔案、私人文書與族譜的參證利用:布袋蔡源利號的魚塭墾殖事業,1800-1940〉,發表於檔案與族譜之徵集與鑑定研討會,國家圖書館: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2014-04-15 ~ 2014-04-15。
- 謝國興,2014,〈臺灣西南沿海的魚塭墾殖:總督府檔案與民間文書的對照參證〉,發表於「在臺灣日本相關資料保存與利用」工作坊,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 4階 大會議室: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2014-02-22 ~ 2014-02-22。
- 謝國興,2013,〈臺灣媽祖送王船〉,發表於閩台送王船學術論壇,廈門市文化館二樓會議室(體育路95號):廈門市l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廈門市閩南文化研究會,2013-12-13 ~ 2013-12-14。
- 謝國興,2013,〈〈本省、外省與外資:戰後初期臺灣民營企業的資本形成,1946-1971〉〉,發表於戰後臺灣歷史的多元鑲嵌與主體創造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北棟3樓第一會議室: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3-08-30 ~ 2013-08-31。
- 謝國興,2012,〈〈台湾における档案資料デジタル化の成果とその応用について〉〉,發表於在台湾日本語歴史資料の保存と利用,京都大學: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2012-11-30 ~ 2012-12-03。
- 謝國興,2012,〈〈晉江東石蔡源利號在嘉義布袋的魚塭開拓與變遷〉〉,發表於台灣研究新跨越系列之”近代以來台灣社會轉型學術研討會",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2012-10-19 ~ 2012-10-22。
- 謝國興,2012,〈媽祖的香路:曾文溪下游地區的繞境觀察〉,發表於2012年"海峽論壇-媽祖信俗學術研討會",褔建莆田:莆田學院媽祖文化研究中心,2012-06-14 ~ 2012-06-17。
- 謝國興,2011,〈另一種「臺灣籍民」:改革開放後再進華南的臺商製鞋業者〉,發表於「臺灣人的海外活動」國際學術研討會,本院人文社會科學館北棟3樓第一會議室: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1-08-25 ~ 2011-08-26。
- 謝國興,2010,〈失節事小 餓死事大—台灣移墾社會時期的婦女守節問題〉,發表於第三屆近代中國與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主辦,2010-05-22 ~ 2010-05-24。
- 謝國興,2009,〈台灣戰後經濟的一個起點:1950年前後的中小企業〉,發表於「戰後臺灣社會與經濟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9-12-23 ~ 2009-12-24。
- 謝國興,2009,〈逐鹿中原:台商食品業康師傅與統一企業的大陸投資〉,發表於「第二屆東方外交」國際學術研討會,澳門大學:澳門大學歷史系和外交學院,2009-09-26 ~ 2009-09-27。
- 謝國興,2009,〈媽祖的香路:曾文溪下游的例證〉,發表於「媽祖在台灣」學術研討會,國立台灣文學館:台南大天后宮、中研院民族所,2009-06-19 ~ 2009-06-20。
- 謝國興,2005,〈宋江陣:台灣廟會文化的特殊傳承〉,發表於「近代中國的城市.鄉村.民間文化——首屆中國近代社會史」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青島: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島大學,2005-08-08 ~ 2005-08-10。
- 謝國興,2005,〈政治正確與經濟理性:1950年代社會主義改造前後的毛澤東與陳雲〉,發表於「近世中國經濟發展模式選擇與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南昌: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江西財經大學,2005-05-13 ~ 2005-05-17。
- Edited Monograph
- 謝國興編,2019,《《進香、醮、祭與社會文化變遷》》(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共525頁。
- 謝國興編,2018,《《地輿縱覽:法國國家圖書館所藏中文古地圖》》(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共252頁。
- 謝國興編,2017,《《哪吒與太子爺信仰文化研究》》(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新營太子宮太子爺廟管理委員會),共360頁。
- 謝國興編,2017,《西港仔灲香:一個傳統王醮的數位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共483頁。
- 謝國興主編策劃,松添節也翻譯編注編,2016,《駐臺南日本兵一九0四年日記》(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共490頁。
- 謝國興主編編,2016,《實穗-臺灣數位典藏成果永續經營2013-2015》(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共158頁。
- 謝國興主編、林天人圖說編撰編,2015,《方輿搜覽-大英圖書館所藏中文歷史地圖》(臺北市:中研院臺史所、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共234頁。
- 謝國興、Ralph E. Ehrenberg 總策劃編,2014,《皇輿搜覽:美國國會圖書館所藏明清輿圖》(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美國國會圖書館),共444頁。
- 謝國興編,2013,《《邊區歷史與主體性形塑: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台北:中央研究院),共309頁。
- 謝國興、許雪姬、黃英哲、馬場毅編,2013,《《近代台湾の経済社会変遷―日本とのかかわりをめぐって》》(日本(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愛知大學東亞同文書院大學紀念中心):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與東方書店合作出版),共537頁。
- 謝國興編,2010,《改革與改造:冷戰初期兩岸的糧食、土地與工商業變革》(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共425頁。
- 謝國興編纂、中央研究院八十年院史編纂委員會主編編,2008,《追求卓越:中央研究院八十年--卷三、大事記》(台北:中央研究院),共163頁。
- Collections (including Oral History)
- 謝國興、王麗蕉編,2017,《陳植橫畫作與文書選輯》(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共198頁。
- 謝國興、呂理政編,2015,《乙未之役隨軍見聞》(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共350頁。
- 偕叡理編著、謝國興發行人編,2015,《The Diary OF George Leslie Mackay, 1871-1901 馬偕日記》(臺北市:中研院臺史所、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史蹟委員會、真理大學教會宣教史料暨人文科技整合發展研究中心),共673頁。
- 謝國興編,2015,《浦薛鳳子女海外書簡》(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共351頁。
- 謝國興、鍾淑敏、籠谷直人、王麗蕉編,2015,《茶苦來山人の逸話:三好德三郎的臺灣記憶》(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共537頁。
- Others
- 謝國興,2024,〈民俗〉,《無形.有影:發掘無形文化資產╳傳承珍貴在地記憶;蔚藍文化》
- Audiovisual Work
- 謝國興,2017,《西港仔刈香》[紀錄片],片長109,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