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服務

口述歷史室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口述歷史室簡介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以下簡稱臺史所)的口述歷史工作,始於1995年,同年設置「口述歷史室」,初期的重點主要在臺籍日本兵訪談,並出版專書兩本。其後,陸續以政治、學術及醫界相關人物如林至潔、曹永和、蘭大弼、賴永祥等為主題,進行專案訪問。2004年,成立「口述歷史委員會」,更具規劃性的訪談得以展開。

口述歷史室設立至今,歷年相關事務和成果簡介如下:


一、已出版之口述歷史專書

1.周婉窈主編,《臺籍日本兵座談會紀錄并相關資料》。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7年1月。
本書源自1995年臺史所主辦之「臺籍日本兵歷史經驗」座談會,當時邀請六十餘位曾為日本軍人、軍屬的臺灣人出席,共分3場進行,討論主題有海外戰地經驗、戰後心路歷程、索債求償問題等,並將發言內容整理為文字紀錄。此外,也收錄部分臺籍日本兵的會後補述及提供的手稿、從軍資料表等。本書並附地圖,為戰爭記憶留下寶貴資料,對這段歷史的瞭解有所助益。

2.蔡慧玉訪談、吳玲青整理,《走過兩個時代的人:臺籍日本兵》。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7年11月初版、2008年10月再版。

本書收錄26位臺籍原日本陸海軍志願兵、軍屬、看護助手、遺族等人的訪問記錄(含4篇附帶訪問紀錄),及一篇日文譯稿。訪談內容採專題方式,從個人生命史的角度,敘述臺灣人的學校教育、工作經歷、戰時經驗,以及戰後生活與感言。透過受訪者跨越日本與國民政府兩個時代的歷程為經,以戰爭經驗為緯,為臺灣人的歷史做了豐富見證。

3.劉翠溶、陳美玲、劉士永訪談整編,《蘭大弼醫生口述歷史》。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2年11月初版、2007年9月二版。
蘭大衛(David Landsborough)、蘭大弼(David Landsborough Ⅳ)父子的貢獻,在19世紀後期以來臺灣的西方醫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特別是蘭大弼,在臺灣和中國的地方上付出相當大心力。本書以英文訪談,偶有臺語和國語,再進行中譯,並採英、中對照。附錄包含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圖書館的有關檔案清單,及蘭大弼受訪後信件、擔任川流基金會講座之講辭、其大事年表等項。透過本書,當能進一步認識蘭大弼的生平,且深入體會蘭氏父子的醫療貢獻與其意義。

4.許雪姬、張隆志、陳翠蓮訪問,賴永祥、鄭麗榕、吳美慧、蔡說麗紀錄,《坐擁書城:賴永祥先生訪問紀錄》。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7年8月。
賴永祥畢生從事圖書館的實務工作、相關研究與人才培育。1970年代,任職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專業上更具國際視野,並盡力替臺灣發聲。此外,他為基督長老教會等臺灣西文史料的譯介、編纂、研究,打開了學術窗口,且堅定推動信仰事務。本書呈現賴先生的學思歷程,其身世、家庭、婚姻與人際網絡等面向,豐富又動人;也幾乎是近代臺灣社會史、宗教史、學術史之縮影,為跨越日治、戰後的臺灣知識分子,留下一份翔實而珍貴的歷史紀錄。

5.林玉茹、王泰升、曾品滄訪問,吳美慧、吳俊瑩紀錄,《代書筆、商人風:百歲人瑞孫江淮先生訪問紀錄》。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8年10月。
一個唐山過臺灣的平凡家族,落腳南部善化小鎮,沒有顯赫先祖,亦非政商名流。然而,人瑞孫江淮一生經歷豐富,年過百歲才受訪,以清晰思路談人論事,時而顯露知識分子、商人之本色,間雜街巷俚語,和貼近庶民的鮮活掌故、風土民情,反倒帶來不平凡的歷史記憶。本書保留妙趣橫生的口語、數十幅珍貴照片,大增色香味、親切感。至於微觀中自有巨視,孫先生身為時代活見證,藉由這些重要證言,將引領讀者看見常民生活、世道變遷。

6.臺灣口述歷史書目彙編編輯組,《臺灣口述歷史書目彙編(1953-2009)》。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9年8月。
本書是國內第一本以口述歷史工作成果為編輯主旨的書目,主要採集標的乃戰後迄今,臺灣地區已出版的中文口述歷史專書與單篇文章,兼及部份未出版但不應遺漏者。書目總數有5,005筆,為充分反映臺灣口述歷史的成果,區分「總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5項,其下再依內容性質列出若干次分類,並製作「受訪者」、「編著者」兩索引,供讀者查考使用。

7.鍾淑敏、詹素娟、張隆志訪問,吳美慧、謝仕淵、謝奇鋒、蔡峙紀錄,《曹永和院士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0年10月。
曹永和是國際知名史學家,在國內首度直接運用古荷蘭文獻從事研究,也扮演早期臺灣史研究的引領角色。從海洋文化著眼,他提出「臺灣島史」概念,對於臺灣新史學的建立起了相當作用,形成研究方法、思想之一。曹先生更屬自學典範,原職臺灣大學圖書館館員,因孜孜不倦,乃獲聘為中央研究院研究員、臺大教授,嗣後當選中研院院士。本書包含生平自述、學術生涯與成就、漫談人物與文獻,並有曹院士3位公子之訪談等7篇附錄。

8.立法院議政博物館委託「國會耆宿訪談計畫」,由許雪姬、黃富三、吳文星、薛化元、陳翠蓮主訪,共刊行《林基源先生訪談錄》、《趙自齊先生訪談錄》、《李宗仁先生訪談錄》、《蔡萬才先生訪談錄》、《呂學儀先生訪談錄》、《吳梓先生訪談錄》、《林聯輝先生訪談錄》、《沈世雄先生訪談錄》、《張希哲先生訪談錄》、《賴晚鐘先生訪談錄》、《饒穎奇先生訪談錄》、《蕭天讚先生訪談錄》、《許張愛簾女士訪談錄》、《羅傳進先生訪談錄》、《張平沼先生訪談錄》、《謝深山先生訪談錄》、《李友吉先生訪談錄》、《康寧祥先生訪談錄》、《鄭水枝先生訪談錄》等19冊,臺中:立法院議政博物館,2010年12月。
立法院為臺灣民主政治發展的重要基地,其間的人與事更是臺灣近現代政治史的重要素材,故進行資深立法委員的口述歷史訪談,乃至為緊要的文獻蒐集工作。本計畫從臺灣民主發展史的角度著手,以行憲後歷屆立委任期、立院沿革為時間脈絡,記錄19位受訪立委的生平、參選經過、問政經驗、對國會之期許,及所親歷的國家社會重大事件、中央重要決策之成立、重要法案等事務之通過。刊行訪問紀錄跟由此獲致的檔案、文物等資料,對於戰後臺灣史的研究有一定助益。惟因故未依〈政府出版品管理辦法〉進行統一編號(GPN),亦未向國家圖書館申請國際標準碼(ISBN)定價銷售,故坊間無法親見或購買。

9.許雪姬、詹素娟、楊麗祝、陳儀深、劉士永訪問,吳美慧、李鎧揚、林丁國、陳南旭、黃惟信、詹雅筑、劉芳瑜、簡佳慧紀錄,《災後十年:九二一地震口述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2年6月。
九二一地震距今超過10年,重建工作告一段落,相關記憶也沉澱為災難史之一,故必須整理經驗,建置有效機制來應對災害。為此,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委託臺史所執行「九二一地震口述歷史研究案」,依31位受訪者各自的救災職務,採訪震災決策或實際運作、重建成果與困難、相關法案、對臺灣防災機制的建議、環境災害之觀察等問題。再將訪談成果付梓,以利瞭解政府、民間等立場之間的互動,檢討、精進災害管理,對建立防災體系提供參考。

10.蔡慧玉訪問,吳美慧紀錄,《光復臺灣與戰後警政:「臺灣警察幹部訓練班」口述訪談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2年12月,2014年修訂再版。
開羅會議之後,中國政府思及結束戰爭、接收臺灣有望,乃在中央設計局下設立「臺灣調查委員會」,以供治臺準備。而「臺灣警察幹部訓練班」則屬中央警官學校特科,成立目的亦為接掌當地警政,主要招收能講臺、客語者,於1945年渡海來臺。本書以「光復臺灣與戰後警政」為主軸,計有11位受訪者,議題如參與警幹班的動機、來臺接收的歷史背景、接收工作情況、臺地警政運作、戶政制度,乃至二二八事件,在在為那個時代的觀點留下歷史紀錄。

11.許雪姬、黃子寧、林丁國訪問,藍瑩如、林丁國、黃子寧、鄭鳳凰、許雪姬、張英明紀錄,《日治時期臺灣人在滿洲的生活經驗》。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4年2月初版,2015年5月初版二刷。
研究員許雪姬受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之託,訪得林恩魁等具有滿洲經驗的白色恐怖受難者4人,繼而又訪得滿洲經驗者6人,本書於焉誕生,這也是繼她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日治時期在「滿洲」的台灣人》之後的賡續。本書裡,第一代至第三代的滿洲經驗者皆有,旅滿時間不等,加上外人較少聞知此經驗,故訪問紀錄值得出版,也裨益臺灣人家族發展、滿洲建國大學、日治時期海外臺灣人活動等議題之研究。

12.許雪姬、吳美慧、連憲升、郭月如訪問,吳美慧紀錄,《一輩子針線,一甲子教學:施素筠女士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4年10月初版,2015年3月初版二刷。
施素筠原是臺史所「家族、教會與音樂:鋼琴家高慈美相關人物口述歷史」的受訪者之一,惟其經歷豐富,出身鹿港世家、高等學歷、嫁入基隆顏家、開設工廠、教授裁縫、作育英才等等,足以為現代婦女典範,遂成就了本所第一本以女性為主的口述歷史專書。本書交代施女士的精彩生平,更可見到她深感高齡,但如國家需要,仍當竭力付出所有,回饋社會的心非常熾熱年輕。另外,她也捐贈三千多張照片給本所檔案館,以供學術研究。

13.許雪姬、楊麗祝、侯坤宏、陳翠蓮、曾品滄訪問,吳奇浩、林建廷、吳美慧、丘慧君、劉芳瑜、辛佩青、林志晟、李香瑩、蔡說麗、王麗晴、林美里紀錄,《獄外之囚:白色恐怖受難者女性家屬訪問紀錄》上、中、下冊,新北: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5年5月初版。
1950年代前後,許多人因政府的威權暴力而慘遭禁錮,甚至生命隕落,造成他們的家庭破碎。「歷史可以原諒,但不可以遺忘」,因此臺史所受國家人權博物館之託,著重採訪受難者的女性家屬,計有57篇訪問紀錄付梓。內容包括其心路歷程、案情知悉程度、白色恐怖的影響、與受難者的互動等,並且收錄相關資料。本書關懷家屬的內心煎熬與艱辛際遇,既可提供相關研究課題之參考,也希望讀者、社會大眾對於案情或受難者家屬的處境有較多理解。

14.許雪姬、王昭文訪問,王昭文、吳美慧、林建廷紀錄,《奔流:林瑞明教授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5年10月初版。
臺灣文學研究上,林瑞明的先驅地位廣為人知。在臺灣研究受壓抑的年代,他堅毅地替日治時期老作家發聲,又見證文壇變遷及臺灣意識的發展。他也令臺文愈益重要、進入學院體制,並出任「國家台灣文學館」首任館長。同時身為詩人,研究之外尚有創作,詩心未泯。本書記錄了林教授的成長學思、護持臺文、關心社會等面向,另收錄自選詩作等篇章,可知他實為活生生的臺灣現代文學史,從中得以探求1960年代以降文壇、史學界的面貌跟線索。

15.林玉茹訪問,林建廷紀錄,《雙城舊事:近代府城與臺北城市生活記憶口述歷史》。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2018年12月初版,2019年3月初版二刷。
基於臺南、臺北兩大城市的地域差異,乃有實地訪談的必要,以便保留文獻之外的另一種記錄,拼湊出早年城市生活圖像。本書採訪在地耆老8人,即以這兩座城市的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面向為主題,憶述範圍大致斷限在日本時代至戰後初期止,加上運用「說故事」的氛圍,及呈現語言、術語的多元化實態,又透過文獻、資料庫、照片、地圖來強化廣度和深度,不僅重建近代臺灣南北兩大城市的生活圖像,也讓訪談內容更具參考價值。

16.許雪姬、楊麗祝訪問,林建廷、林志晟、柯庭如、辛佩青、辛佩宜、洪瑋伶、游淑如記錄,《承擔家變:白色恐怖下的朴子張家》。新北:國家人權博物館、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20年7月初版。
本書原為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委託臺史所執行「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家屬口述訪談計畫」之部分成果,日後人權館另交付「館藏口述歷史主題整理與出版計畫」,乃加以編輯前述16篇成果中的5篇。本書深入訪問有著多位受難親友的朴子張其德家族,獲取相關照片、獄中書信,故較能釐清張家案情,並觀察各人如何突破家變困境。豐富的訪問紀錄成為歷史見證,既幫助轉型正義工作,還有益於臺灣婦女史、臺灣人跨境流動等項研究。

17.許雪姬、楊麗祝訪問,林建廷、柯庭如、蘇淋齊、車先玲、朱瑩、辛佩宜、李岫珊、林有容、卓姿均、洪瑋伶、徐紹綱、葉宗鑫、盧巧茹記錄,《話當年父兄蒙難:受難者家屬記憶中的白色恐怖》。新北:國家人權博物館、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20年7月初版。
本書原為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委託臺史所執行「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家屬口述訪談計畫」之部分成果,日後人權館另交付「館藏口述歷史主題整理與出版計畫」,乃加以編輯前述16篇成果中的11篇。本書的受訪者大多首度受訪,若干案情則少有人訪談,而受訪者也提供多項文物;因此,這些豐富的訪問紀錄成為歷史見證,既釐清相關政治案件,也藉此具體理解受難家庭的境遇,並有助於轉型正義工作。
 
18.許雪姬訪問、吳美慧記錄,《圓滿人生:臺北第一高女陳瑳瑳女士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21年11月初版。
陳瑳瑳是日治時期女子高等教育的親歷者,其父親陳振能曾任板橋林家的「家長」,協助管理林熊光的產業,重視子女教育,所以陳女士考入培養日本女學生為主的臺北第一高等女學校。戰後,她服務於臺灣大學文學院圖書室,並就讀延平大學,直至二二八事件被迫關校為止。日後嫁與臺南世族黃天橫,則體會到南北差異。本書也記錄陳女士見證改朝換代,努力克服百般困難,在日語方面則「活到老、教到老」,乃畢生重要事業,更嘉惠不少學子。

19.曾文亮訪問,吳美慧、李思儀、林志晟記錄,《百年回眸:臺北第三高女校友口述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23年8月初版。

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是日治時期眾多臺灣女性嚮往就讀之目標。通過入學考試的女性本屬優秀,校內各項學習更開拓其見識,乃塑造為名門娶媳首選、各界就業爭取者。本書源自2018年本所與臺北市立文獻館合辦口述歷史座談會,進而訪談7位資深校友,她們尚在學生時代即經歷戰爭動亂,養成堅忍不拔的精神,且種種歷練成為特殊經驗,故於家庭或職場等面向俱有出色表現。本書既為受訪者留下人生見證,同時又是臺灣史研究上相當特別的史料。

20.林玉茹、曾品滄、林正慧訪問,林建廷記錄,《學海悠遊:黃富三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23年12月初版。
臺灣史研究從1970年代之「鮮」學,到1990年代的「顯」學,黃富三是此階段的重要開拓者。其長年於臺大講授臺灣史課程,在外協助推展文史工作;又廣泛接觸相關議題,樹立學術典範;更擔當本所籌備處首位主任,擘建基本架構與研究取向。本書自2016年至2020年,共訪問35次,以受訪者大半生歷程為經,取重大的人生轉折、影響因素、成果表現、思想立場、主官歷練等層面作緯,祈使能夠全方位介紹一代學人之風範、成就及定位,並且兼具所史價值。

二、已完成之稿件

1.林至潔女士口述歷史
林至潔為白色恐怖受難者,出獄後從事教職、翻譯,撫養獨子,曾任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董事。本訪問由研究員許雪姬主持,自2000年執行,嗣後訪談結束,計畫因故停擺。至2016年,稿件始整理完畢,擬題「美好的世紀:林至潔女士訪問紀錄」。該內容關於政治案件、平反運動、臺灣文學,及林女士與丈夫郭琇琮的個別生命歷程、兩家族事跡等,皆足供學界參考。此外,亦擇件收錄手稿、剪報、文書等史料。

2.蘇哲夫先生、夫人口述歷史
蘇哲夫乃臺南善化的收藏家,戰時擔任過通譯;而夫人陳秋月曾是職業婦女,有看護助手派遣隊之經驗。兩人生育二子,一為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蘇顯揚,一為小提琴家蘇顯達。本訪問由研究員許雪姬主持,自2010年執行,同年結束。訪問蘇氏夫婦關於家族、就學、工作、教學的回顧,及兩人分別在海南島、香港陸軍醫院活動的情況。戰後部分,為返臺經過、謀職、婚姻等項。另如蘇先生所蒐藏的臺灣地契等相關資料,亦屬採訪重點。

3.楊寶發先生口述歷史
楊寶發為臺南縣前縣長,也是中國國民黨重要人士,歷任多項黨、公職。本訪問由研究員許雪姬主持,研究員謝國興、林玉茹,副研究員鍾淑敏及助研究員曾品滄協同主持,自2011年執行,翌年結束。訪談主題甚多,以臺南縣長、臺灣省政府委員、內政部政務次長等經歷為主。整稿期間楊先生過世,未能親閱稿件,乃再訪楊夫人、舊部屬李宗仁,以資完備楊氏生平。現完成訪問紀錄,擬題「永遠的臺南縣長:楊寶發先生訪問紀錄」。

4.臺東基督教醫院譚維義醫師(Dr. Frank Dennis)口述歷史
譚維義畢業於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1961年偕妻來臺灣醫療宣教,奉獻於偏遠地區。因見臺東醫療資源貧乏,於是四處勸募,1969年創立臺東基督教醫院。日後獲頒榮譽縣民,並且即便返美,仍會定期居臺一段時間。本訪問由副研究員劉士永主持,長庚大學教授張淑卿協同主持,自2012年執行,至2014年止,見證譚醫師夫婦服務後山同胞33年,對東臺灣貢獻厥偉。由於採用中、英對照,已完成中文訪問稿,英文譯稿則需東基及譚醫師方面再處理。

5.跨太平洋發酵效應:臺灣與冷戰美國漢學的形成(Trans-Pacific “Fermentations”: Taiwan And The Making of America’s Cold War Sinology: An Oral History Project)口述歷史
本訪問由北美台灣研究學會口述歷史委員會會長楊孟軒主持,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謝力登(Derek Sheridan)、臺史所副研究員曾文亮協同主持,自2014年執行,至2019年共得7篇訪問紀錄。整體內容為1960年代全球冷戰結構下,來臺從事田野調查的美、英學者之學思歷程、跨國流動、後續研究等。本稿件已初步完成,擬題「冷戰下的臺灣研究:1960年代北美人類學家訪問紀錄」(Studying Taiwan Before Taiwan Studies:American Anthropologists in Cold War Taiwan),預計採中、英對照出版。

6.臺灣原住民族政治人物口述歷史
戰後,臺灣的原住民政策係由臺灣省政府主導,原住民籍的省議員、省府委員則有監督之責。精省以降,政策、監督之重心乃轉向立法院,而國民代表大會亦屬實踐原住民運動的場域。本訪問由副研究員詹素娟主持,博士後研究人員伊萬納威協同主持,自2015年至2016年執行,共訪6位在解嚴前即為民代或官員的原民政治人物。提問大綱有家族與部落、個人成長、從政過程、問政經驗,及如何看待同化政策、原民運動、發展課題等。

三、暫告段落之訪談計畫

1.家族、教會與音樂:鋼琴家高慈美相關人物口述歷史
高慈美為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教授,出身臺南高長家族,嫁入臺北李春生家族。2007年,兒媳捐贈其生前資料,臺史所展開史料解讀、舉辦座談會,翌年出版《恩典之美:高慈美女士圖像史料選輯》。至2009年,由副研究員詹素娟主持本訪問,學者連憲升、郭月如協同主持,透過施素筠等親友來瞭解高女士生平、活動足跡、時空背景,能深化、延展「高慈美史料」之價值,更與臺灣人家族、基督教會及信仰、音樂修養或專業等近現代史課題關係深遠。

2.從臺灣史田野研究室到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86-1993)相關人物口述歷史
為配合臺史所20週年所慶與所史編纂作業,就本所前身「臺灣史田野研究計畫」、「臺灣史田野研究室」和「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來訪問策劃委員、執行小組成員、各分支計畫主持人、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學術諮詢委員等。本訪問由副研究員張隆志主持,自2012年執行,為期一年,共訪得15人。以1986年至1993年期間,中央研究院推動臺灣史研究及討論設立專職研究機構的背景、過程、相關人事物、具體成果為專題訪談重點。
 
3.臺灣法律家族:戴東雄、戴瑀如口述歷史
戴炎輝為日治時期臺灣人辯護士,在臺擔任執業律師,同時研究臺灣家族舊慣。戰後轉任法院公職、執教臺灣大學法學院,擔任大法官、司法院院長,也是身分法、法制史等領域的權威學者。而訪問同為法學者的子孫戴東雄、戴瑀如,有助於系統性地整理戴炎輝個人生涯、研究成果及身後文物史料、書籍,充實戴氏相關研究。本訪問由助研究員曾文亮主持,自2015年執行,2016年因受訪者的情況而暫時告一段落,待以後有機會再繼續進行。

4.鍾璧輝家族口述歷史
鍾璧輝於日治時期就讀自臺北帝國大學,畢業後留校擔任副手、助手等職,並於《臺法月報》上發表多篇文章。惟有關研究往往僅止於此,其餘幾乎一片空白。本訪問由助研究員曾文亮主持,乃因緣際會得知鍾先生尚有後人在臺,並順利取得聯繫,爰於2016年開始執行,同年告一段落。經由訪談鍾先生的兩位公子鍾蜂起、鍾蝶起,有助於掌握鍾璧輝的家族背景、人生經歷、他離開臺北帝大之後的發展,以及相關文物資料之情況。


四、目前正進行之訪談計畫

1.臺灣古稀婦女生活史口述訪談計畫
臺史所出版《日治時期臺灣人在滿洲的生活經驗》、《一輩子針線,一甲子教學:施素筠女士訪問紀錄》二書,獲得不少當代古稀婦女前來邀約受訪事宜。加上婦女研究為臺灣史的重要議題,但資料相當缺乏,故訪談古稀婦女,成為研究臺灣婦女的資料蒐集重要來源。本訪問由研究員許雪姬主持,自2015年執行,預計訪問5人,提問家世與家族、個人成長、就學及就業、生活經驗、婦女的社會角色等事,希望充實婦女研究的多元化與多樣性。

2.施添福教授口述訪談計畫
施添福2009年從臺史所退休,學術專長為地理思想與教育、歷史地理學。對地理思想、中學地理教學的理論與實際、臺灣歷史地圖的使用方法、臺灣人口現象等課題,進行十數年研究;之後進入歷史地理學的研究領域,提出原鄉論、國家剝削論和地域社會論,解釋清代至日治時期臺灣的土地拓墾與社會發展現象,著作等身。本訪問自2016年執行,由副研究員詹素娟、林文凱主持,訪問施先生的成長與求學經歷、學思歷程以及研究方向。

3.嘉義─鹽水翁家口述訪談計畫
翁開一家原居嘉義義竹庄,隨兒子翁鐘五遷去臺南鹽水港行醫、生活。而翁鐘五則是地方仕紳,參與公眾事務,且其子多在醫、商領域,並與吳新榮、廖繼春、王江漢、黃朝琴等人及家族,相互往來結親。弟弟翁鐘賜、翁鐘福、翁鐘祿等,皆在南洋成家,發展有成。本訪問由副研究員鍾淑敏主持,2020年7月執行,預計訪談家屬黃娟娟、翁啟民、翁瑞彬,其他人視情況而定,由此可認識日治時期鹽水港的仕紳與文化人,又增進臺灣與南洋關係的認知。

4.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家屬口述訪談計畫
本訪問規劃2022年1月執行,2023年完成出版,由特聘研究員許雪姬主持,助研究員林正慧協同主持,並邀請學者專家進行採訪、田野調查。預計聯絡10至12位能完整敘事、但較少受訪的受難者或家屬,期望在受訪者年事已高的情勢下,訪查尚不明朗的史實,蒐集更多相關口述歷史、家書、文物、照片、檔案等,避免資料與記憶流失,也能彌補過去白色恐怖研究的不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