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群

研究群名稱: 族群史研究群
研究群召集人: 林文凱
開始主持時間: 2009-11-01
研究群成員: 詹素娟、林文凱、林正慧、陳偉智、顧恒湛、施添福(兼任研究員)、柯志明(合聘研究員)
研究群助理: 陳昀昕
研究專區: 臺灣原住民研究專區

 

史前時代以來,臺灣島內的人群結構與社會發展就呈現多元分立、各自發展且相互影響的複雜形勢。 本群在研究上, 除以臺灣各族群的空間特性與意義、社會文化、互動接觸、歷史變遷等作為主要內容外 亦擴及臺灣與東南亞、東北亞、中國邊區, 甚至大洋洲等地的族群類緣、往來、互動、文化、認同關係的研究與比較。 核心議題有三:一是殖民理論、殖民與被殖民關係的國家與社會研究, 二為區域差異、貿易體系與交流往來研究, 三是族群性、族群認同與國家建構研究。而在獲致特定時空或族群研究成果後,再進行跨地區、跨時間層的比較研究。 具體的研究課題,以下分項說明。

  1. 原住民族知識體系的建立與發展
    此一研究,主要從國家統治理性(日治殖民統治、國民政府威權統治與解嚴後民主統治)、民族主義(日本民族主義、中國民族主義、臺灣民族主義)兩個面向, 針對考古學、人類學與歷史學的學科知識,透過日治到戰後以來臺灣考古學者、人類學者、歷史學者的研究發現與詮釋架構,討論臺灣原住民族起源與演變、 原住民族對人類學知識體系的反省與回饋,以及歷史學如何從以文獻為準的研究取向,朝跨學科、多素材轉向的發展。
     
  2. 臺灣沿山邊區社會秩序考察(18-19世紀)
    此研究聚焦於臺灣沿山地區的移民方式、民間習俗,兼及國家的軍事武力與政治控制,一方面探討原住族群的社會組織與習俗如何影響其回應外人的方式, 進而指出區域的特色與差別;另一方面,藉由沿山邊區「撫番租」不同於一般「番大租」的性質釐清,可說明山麓作為原住民族與外來者互動接觸的灰色地帶, 其歷史圖像將能揭示臺灣史的多元族群性。
     
  3. 帝國與地方社會:恆春半島與埔里盆地之比較(19-20世紀初)
    此研究將針對1875年清廷全面撤除番界後,移民在帝國支援下如何在恆春半島、埔里盆地取得資源如林木、土地及山產, 並與當地原住民、舊移民相互競爭與合作, 以建立新的生活空間。具體課題包括:移民與當地「生、熟番」及閩、客、土生仔(閩人與「生番」混血兒)的互動關係,原住族群的生活空間與社經變遷, 以進一步瞭解「開山撫番」後沿山邊區族群關係與部落社會的變遷。
     
  4. 國家身分制度下的原住民歷史發展
    此研究以清代對原住民族(即歷史上的「生番」、「熟番」)的治理單位「番社」與藉此產生的「身分」特性,日治時代屬地主義的「蕃地」與「蕃人」身分區別, 以及戰後基於「特別行政區」、「普通行政區」的空間差別所衍生的「山原」、「平原」的身分差異,討論其在不同時代的歷史延續、斷裂轉折, 進而對當代原住民族政治經濟發展的影響。其次,18世紀中葉以來,「熟番」族群意識經歷了凝聚、發展、消失與再現的多重變化。 因此,「熟番」多重認同變遷研究,也是重點之一。
     
  5. 歷史上的原住民族土地問題
    此研究主要在探討日治時期所謂「蕃地」從廣義到狹義的發展過程,一方面注意東臺灣平地編入普通行政區及「平地蕃」人群類屬的出現, 二方面鎖定中央山地的「蕃人所要地」劃設過程與重要特徵。在此歷史理解的基礎上,進而對戰後「山地保留地」的政策、規劃、發展與流失, 提出不同於地政學者的觀點。同時,亦關注「傳統領域」在日治時代的界定與當代劃設行動間的辯證關係。
     
  6. 客家研究
    祖籍鄉貫的閩、粵,方言文化的福佬、客家,是臺灣歷史上兩組人群的認同、結合、分類標準,且在北臺灣呈現清楚的交替軌跡。 本研究即在追溯從清代至民國時代、從「粵人」到「客家」的發展,作為掌握臺灣北部客家基本面貌的有效途徑。
     

此外,本研究群也從族群互動角度釐清臺灣內山社會的形成。以客家族群遷徙與社會適應議題為例,討論晚清到日治結束以前的客家聚落歷史發展, 此研究將有助於了解客家社會在歷史與地方社會中的複雜性。

為凝聚課題、深入探討研究群的主要學術關懷,本群以「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主題作為整合同仁個別研究議題的討論框架與長期發展方向, 藉以辦理大型學術研討會、工作坊與演講會,並與國內外或學院內外同仁交流研究資料、經驗與心得。包括﹕

  1. 本群成員洪麗完自2006年起即主持「沿山地區研究小組」,辦理演講、古文書研讀、工作坊(2007、2012)與研討會,延伸相關的研究課題。 迄今為止,「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研討會已舉辦四屆(2007、2009、2011、2015),「沿山地區聚落與族群」研討會亦已召開兩屆(2009、2012)。
     
  2. 2013-2017年間,本群積極參與本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支持補助的學術活動,如林文凱與詹素娟2013年進行的「新清史讀書會」、 林文凱與曾品滄於2014年進行的「世界史觀點下十九世紀的臺灣歷史」工作坊、詹素娟與林玉茹合作進行的「1784年臺灣田園分別墾禁圖說」解讀工作坊(2013-2014)、 「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解讀工作坊(2015)等。
     
  3. 本群也重視田野調查,除「沿山地區研究小組」、「邊區臺灣研究」定期辦理臺灣沿山地帶及中國邊地(廣東、新疆、湖南)現地考察(2006、2009-2013、2015)外, 亦與研究領域接近的社會經濟史研究群密切合作,共同主辦田野考察等。
     
近三年演講活動(2017年7月-2023年06月)
編號 日期 講題 主講人 備註
2023年11月15日 原住民族政治受難經驗的社群交織性——以阿里山鄒族為例 利格拉樂.阿烏(Liglav A-wu)(原住民族電視台/專題記者)  
2 2023年09月05日 「誰是卑南人?」:從身分認定與自我認同談起 陳文德教授(中研院民族所兼任副研究員)  
3 2023年06月06日 從《閩南地區方言地圖集》看閩南語唐山過臺灣 洪惟仁教授(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臺灣語文學系退休教授)  
4 2023年05月10日 族群╳空間:多元的客家與在地的族群關係 張翰璧教授(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特聘教授)  

 

5 2023年03月07日 殖民治理、技術權力與部落主權:以清國和日治時期由原住民主權掌控的奇美部落水圳基礎設施為例 吳明季博士(國立屏東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專案助理教授)  
6 2022年06月14日 當代臺灣原住民音樂人社群媒體的自我展演與認同 林果葶(銘傳大學新媒體暨傳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中研院原住民研究整合型計畫2021年度博士級獎助生) 與「原住民族研究整合型計畫」合辦
7 2022年05月12日 穿梭主權縫隙裡的「中間人」身影:卑南溪流域布農地區的可視化歴程及影像再現 謝博剛(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與「原住民族研究整合型計畫」合辦
8 2022年03月03日 1897年《蕃人觀光日誌》的解讀與研究 鄭安睎(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副教授)  
9 2021年11月24日 從法國老文獻尋找臺灣「新」觀點?──《穿越福爾摩沙1630-1930》 龐維德(Frédéric Laplanche)(前歐盟駐台灣代表、法國駐馬來西亞大使)  
10 2021年10月12日 再度「以順稱義」戰後六堆忠義亭重修的歷史意義 曾令毅(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研究典藏副研究員兼組長)  
11 2021年10月01日 尖石鄉重新聽見的Lmuhuw:泰雅族口傳文化保存的大學實踐 劉柳書琴教授(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所教授)  
12 2021年4月20日 鳥居龍藏的臺灣調查與其資料 宮岡(岸田)真央子(中研院民族所訪問學人 / 福岡大學人文學部)  
13 2021年3月26日 那奴灣山地情歌--原住民通俗歌謠卡帶產製及歌星介紹 黃國超(靜宜大學臺灣文學系專任教授)  
14 2019年11月19日 族群的相對論 林秀幸(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本所訪問學人)  
15 2019年7月16日 化為畬民:明清時期中國東南山區的國家治理與族群分類 李仁淵(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  
16 2019年7月9日 居中的藝術:清代臺灣帝國中間人的旗民認同與困境 盧正恒(美國埃默理大學歷史系/本所博士候選人培育計畫人員)  
17 2019年9月24日 邊防、跨界與臺灣熟番歷史變遷:以大傑巔社與新港社為中心(1700-1800) 洪麗完(本所副研究員)  
18 2019年6月11日 20年挑戰:文化資產八里坌 林一宏(國立臺灣博物館博士)  
19 2019年5月7日 從臺灣客閩族群原鄉方言區之界定來討論臺灣族群研究上的議題 韋煙灶(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  
20 2019年4月12日 原住民集團移住的社會網絡分析:批判與辯證 葉高華(高雄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21 2019年3月19日 從「本島森林的主人翁」到「在自己的土地流浪」:森林計畫事業區分調查的再思考 洪廣冀(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系助理教授)  
22 2019年3月26日 流轉的「祖遺地」:東臺灣平地原住民的土地變遷 詹素娟(本所副研究員)  
23 2018年8月21日 The Middle Ground ,Middle Ground Moments, and Accommodation in the Study of Later Qing Borderland History Daniel McMahon(米丹尼)(輔仁大學歷史系教授)  
24 2018年7月20日 日治時代「蕃地」統治與地方化、可視化 松岡格(日本獨協大學國際教養學部副教授)  
25 2018年6月19日 貓猫征服我們的語言:從過玉門關到過黑水溝 簡宏逸(本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26 2018年5月29日 1950年代後臺灣原住民舞蹈發展的異化 王宏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助理教授)  
27 2018年4月24日 時事與報導的門路:檢閱體制下《臺灣民報》的發行與流通(1920-1932) 莊勝全(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  
28 2018年3月6日 歷史語言文獻學(Philology)與民族史考證:多語文資料間的會通 吳國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29 2018年2月6日 法制化後的「蕃界」變遷與戰後山地鄉行政區演變 黃清琦(青刊社地圖工作室負責人)  
30 2017年12月28日 GIS與歷史人文研究 鄧志松(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 「邊區臺灣研究」
31 2017年12月28日 清代漢人墾殖與族群政治:臺灣熟番與歸化城土默特蒙古比較研究 蔡偉傑(印第安納大學內陸歐亞學系博士) 「邊區臺灣研究」
32 2017年11月28日 同床異夢的兩岸關係:中日戰爭前夕臺灣與福建間的經濟建設與農業調查活動之交流(1934-1937) 林文凱(本所副研究員)  
33 2017年10月27日 1930年代臺灣總督府《警察官吏駐在所位置及道路圖》身份之謎 鄭安睎(台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助理教授) 「邊區臺灣研究」
34 2017年8月8日 戰後臺灣「山地開發」之歷史考察(1945-1965) 顧恒湛(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生、本所博士培育計畫)  
35 2017年7月28日 試論濁口溪沿岸人群互動與社會網絡(1600-1900) 林曜同(國立台北大學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助理教授)  
36 2017年7月28日 筆談與口傳:牡丹社事件中族群訊息的交流 林蘭芳(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邊區臺灣研究」
37 2017年7月25日 移民、邊疆控制及族群關係:臺灣邊區社會考察(1700-1900) 洪麗完(本所副研究員)  
38 2017年7月7日 聖化叢結在社會變遷中的作用:平埔遺俗研究的省思 簡文敏(高苑科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邊區臺灣研究」
39 2017年7月7日 人群網絡與社會關係﹕以鳳山八社為中心 洪麗完(本所副研究員) 「邊區臺灣研究」
40 2017年5月2日 開羅宣言、蔣渭水與大同:戰後初期的國族想像與臺北市街道命名政治 康培德(國立東華大學教授、本所合聘研究員)  
41 2017年4月28日 〈瑯嶠圖記〉之人群分析 吳玲青(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助理教授) 「邊區臺灣研究」
42 2017年4月28日 清代下淡水溪平原漢番社會與基督宗教信仰 王政文(東海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邊區臺灣研究」
43 2017年4月11日 樂神、先賢、共同體:從子弟團「先賢圖」探討北港的社會結構 李孟勳(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  
44 2017年1月18日 明清南岭山地的兵制与族群 吳滔(廣州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近五年籌辦工作坊/研討會(2017年7月-2022年9月)
會議類型 舉辦時間 主題 備註
工作坊 2023年11月24日  國家、權利與原住民族——法律與歷史的觀點 本所與台灣法律史學會合辦
研討會 2022年12月15日 2022年度原住民族研究整合型計畫獎助生發表會  
研討會 2022年9月15-16日 第五屆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  
研討會 2020年10月16日 霧社事件九十周年研討會--歷史研究與轉型正義  
研討會 2018年12月13-15日 「帝國、邊區與流動:18、19世紀臺灣沿山社會秩序」國際學術研討會(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Qing Empire, Its Borders and Demographic Flows: Social Orders Along the Borderlands in Taiwan, 1700-1800) 本所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合辦
工作坊 2017年8月17-18日 「帝國邊緣與流動:清代下淡水溪平原暨山腳、恆春半島社會秩序」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