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活動查詢

時間 活動內容
時間: 類別 / 主講人 / 講題: 週二演講 陳宗仁先生(本所研究員) 再論「公司」源流與帆船貿易的運作模式
時間: 類別 / 主講人 / 講題: 其他活動 楊佩儒(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生)、 杜永仁(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生) 、 簡志霖Vava Isingkaunan(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所有形文化組碩士生) 巾幗何多讓:臺北初等教育中女教師的興起與養成(1945-1979)、 戰後臺灣民用航空產業的發展(1950-1990)、 Laipunuk Musuhis 20 hamisan 內本鹿復返行動之研究(2002 - 2022)
時間: 類別 / 主講人 / 講題: 研究群活動 族群史研究群 重探60年代「民歌採集運動」:以李哲洋、呂炳川的學術生命史為視角/李志銘先生(作家)
時間: 類別 / 主講人 / 講題: 研究群活動 社會經濟史研究群 郵政地圖與少年中國的想像共同體/蔡維屏(倫敦大學皇家哈洛威學院歷史系副教授)
時間: 類別 / 主講人 / 講題: 研究群活動 環境史研究群 治水與環境經營——近代中國國營農場的發展/侯嘉星(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兼代系主任)
時間: 類別 / 主講人 / 講題: 週二演講 陳培豐先生(本所研究員) 從〈望鄉演歌〉到歌仔調:談台語歌謠的特質和發展
時間: 類別 / 主講人 / 講題: 研究群活動 環境史研究群 非所欲之水:日治初期臺灣米乾燥不足的商品化問題/朱華瑄(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時間: 類別 / 主講人 / 講題: 週二演講 鍾淑敏女士(本所研究員兼所長) 從俘虜收容所監視員到BC級戰犯:林水木拂拭烙印與追索補償的一生
時間: 類別 / 主講人 / 講題: 研究群活動 族群史研究群 原住民族遺骨返還的法制思索:制度借鏡與政策調適的觀點/黃之棟老師(國立中央大學法律與政府研究所教授)
時間: 類別 / 主講人 / 講題: 週二演講 都留俊太郎先生(本所助研究員) 溯源烏克蘭:以王育德《台灣語常用語彙》為起點
時間: 類別 / 主講人 / 講題: 研究群活動 環境史研究群 曾文溪百年跨域對話-人地關係脈絡與氣候調適/陳一菁(國立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
時間: 類別 / 主講人 / 講題: 研究群活動 文化史研究群 臺灣日治時期法院通譯的群體與個體分析/楊承淑女士(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學術特聘教授 )
時間: 類別 / 主講人 / 講題: 研究群活動 社會經濟史研究群 盧泰康(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教授)/《臺灣陶瓷史》的研究與出版
時間: 類別 / 主講人 / 講題: 週二演講 廖弘源先生(資訊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如何將AI導入你的研究?- 以人文歷史研究為例
時間: 類別 / 主講人 / 講題: 週二演講 顧恒湛先生(本所助研究員) 搖擺不定與不斷試行?戰後初期山地行政機構變動之探究(1945-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