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5/09 (四)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女性專題-走入職場的早期臺灣女性
1920年代後期,女性意識在臺灣逐漸抬頭,官方或民間的婦女團體紛紛成立,女性以積極的態度參與社會事務,也使得女性在社會上的活動與角色隨之日趨多元。在經濟結構、知識分子鼓勵及政策等因素下,臺灣女性積極投入職場,隨著教育的深化,使得接受醫學、護理、教育、音樂、藝術等專業訓練的女性逐漸增加,並且進入專業領域就業。本篇以職場上的臺灣女性為主題,以看護婦、助產士、音樂家為例,帶領讀者認識日治時期的臺灣女性,走出家庭接受教育後,在職場各種專業領域貢獻所學的過程。
*
臺灣文史資源海外徵集與國際合作計畫(空間圖資)

本批1944至1995年臺灣舊航照原為美國海軍所保有,比例尺自1:6,000至1:13,000不等,涵蓋地區為臺南、高雄、屏東、花蓮等地,拍攝標的多以海岸、港口、飛機場以及轟炸前後照片為主,總計有232頁影幅。

日軍拍攝的舊航照原典藏於美國國國家檔案館,係1928年至1942年日本因應軍事需要所拍攝的航照。有關中國大陸及臺灣地區航空照片,主要來自於183任務架次,計112捲底片,包含19,295張航空照片。本批航照的特徵為航跡圖的任務編號均附上JX的索引碼,以單位經緯度分散存於各坐標範圍類別下。日軍舊航照的珍貴性在於是少見由日軍所拍攝的,同時國內缺少1940年代初期的臺灣地區航照典藏,因此對於提供國內1940年代地表景觀記錄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與價值。

本批臺灣舊航照拍攝的時間是在1943至1945年、1947年、1951年及1959年,為美軍因國情需要於二次世界大戰及冷戰期間,在東亞地區執行偵察任務所建立的圖資,計有273張航跡圖(亦涵蓋圖)、62捲底片的6,865張航照數位影像。臺灣舊航照涵蓋的空間範圍包括臺灣全島、澎湖、蘭嶼及綠島,拍攝任務標的以都會區、軍事基地,以及局部山區為主。因為偵察時飛行高度較低,所拍攝之建築物與聚落相當清楚。其中1940年代的臺灣地區正可補充國內典藏的不足,例如:1943年的花蓮地區航照可提供1951年花東大地震(米崙斷層、玉里斷層與池上斷層)前後時期地貌影像資訊,同時也呈現二次大戰後期臺灣遭受美軍轟炸前後的地理景觀變化。戰後至1961年間的航照,主要來自於美軍在冷戰時期以U-2偵察機執行的航拍任務,臺灣則在1962年開始參與中國大陸等地區航拍任務。1962年以前的U-2航照屬於美國國家檔案館的獨家收藏,使中研院同類數位典藏資料年限可往前推進至1950年代。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