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5/02 (五)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臺灣新民報》地方特輯—1938年鐵路臺中線復舊開通式

發佈日期 2023年12月1日
撰文/臺史所檔案館館員 李依陵、川島尚子

《臺灣新民報》相關報刊是日治時期唯一由臺灣人發行的報紙,相較於官方立場的臺灣日日新報,其報導內容代表臺灣人的聲音,含括的內容相當豐富,可開展多元面向的研究議題。其中,地方特輯為研究地方史的重要材料。

《臺灣新民報》在1938年7月14日至15日,連續兩日發行特輯號『祝臺中線復舊開通式』,總計4個全版,慶祝鐵路臺中線終於重新開通。鐵路的中斷源於1935年新竹臺中大地震,這場地震死傷者眾,震災也阻斷了南北往來的交通,影響當地社會與經濟甚鉅。本文透過典藏的報紙、日記、照片、舊籍、地圖等,重返1935年震災現場,回顧臺灣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自然災害,以及災後復興的情況。

*
三、 傳承新芽的葉光毅成長紀錄冊

郭孟揚整理之「葉光毅成長紀錄冊」,係以大阪こども研究會出版之《わが子の歴史》書冊編寫,運用文字、書信和照片等整理而成。葉盛吉在獄中致愛子光毅之信箋,以及郭孟揚欲留予愛孫之父親記憶,均保存其中。由於內頁原有各篇規劃之主題,郭孟揚在部分頁面依原書所訂之主題編寫,部分則在原有之頁面上另貼附書信、卡片、照片等,隨己意編排。其自述編寫此書之目的,原初係為提供給獄中的葉盛吉展讀,使女婿知曉愛子成長之點滴。郭孟揚在1950年10月29日寄給葉盛吉的書信中特別寫到:「我有為你的後裔光毅記一本『吾子之歷史』,也有從你告訴光毅的信貼在這本書,是像寫真帖厚紙美裝禎書。」郭孟揚亦曾將書冊之內容寄給獄中的葉盛吉,11月13日葉盛吉致郭孟揚之信中寫道:「十一月六號的信,光毅兒的『吾子之歷史』接到了。讀了再讀好多次了,他的生活很鮮明地彷彿出來,印在我的腦裏,使我感覺,到了現在好像我們還是一塊兒生活着。」未料僅初篇稿成,葉盛吉竟遭槍決,惟郭孟揚仍持續書寫,俾留予光毅作為紀念,並思想其父親之遺願。

此紀念冊所收錄之文書,產生時間為1950年10月2日至1954年5月15日,內容包含葉盛吉與郭淑姿訂婚,以迄葉光毅出生至4歲之成長經歷,其中收錄葉盛吉之獄中書信兩封,分別係1950年10月14日寄予妻兒之書信,以及11月12日寫給光毅之信件。自葉盛吉離世後,依從葉盛吉之遺囑,培養光毅成為基督徒和醫生,成為郭孟揚念茲在茲的主要人生目標,故其中不僅詳細紀錄許多葉光毅成長過程之細節,亦收錄不少追思葉盛吉之影像與文字紀錄,如1951年11月29日一週年追悼會之影像、1952年11月23日葉盛吉埋骨立碑之影像等,為其他紀念集或相冊所無,而內中所記,亦得與《郭淑姿日記》及郭孟揚所撰寫之「思婿札記」三冊相互呼應,藉此得窺郭家面臨葉盛吉驟世後,艱辛的育兒與生活之一端。

圖8 「葉光毅成長紀錄冊」之封面與封底襯頁。
郭孟揚在封底襯頁以孫兒光毅之口吻寫到,「這本書本來我的祖父要詳細紀錄給我的爸爸為紀念看看的,不料我的爸爸上天堂不能看了,很遺憾,但是我長大起來的時候,一定要努力奮鬥來貢獻人類社會,來做一個科學者,行孝我的爸爸。按我的爸爸遺囑,做一個真正的基督徒來榮耀主。」(3YSJ_04_04_0006-0001、0048)


圖9 「葉光毅成長紀錄冊」中貼附葉盛吉致光毅第五信,談及對光毅攻讀醫學之期許。
(3YSJ_04_04_0006-0008)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