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5/01 (三)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乙未之役檔案精選

2015年適逢日本接收臺灣發生乙未之役120周年,本所與本院數位文化中心特別精選多樣性檔案史料舉辦「翻轉1895-乙未之役120年檔案特展」。請跟隨檔案的腳步,回顧牡丹社事件以降迄日本接收臺灣之經緯。置身於波瀾壯闊而又複雜交錯之歷史場景,探索臺灣人民於洶湧的歷史浪潮中,為求生存而奮鬥的足跡,一睹為快展覽內容!

 
*
滿洲.學生使節參訪團

1930年代的滿洲朝鮮為日本所掌控,兩地作為日本勢力擴張的前線,由於交通語言的便利性,常成為順遊景點,旅人展開戰地視察與慰問之旅。「朝鮮」位於朝鮮半島,為今日的南韓與北韓,1910年成為日本帝國的殖民地;「滿洲」則位於今中國的東北地區, 1932年日本於當地扶植魁儡成立滿州國。

由於兩地比鄰,鐵道路線相通,皆為日本帝國勢力範圍的延伸,兩地亦成為當時旅人跨出島外,一同順遊的目的地。在1938年之後的《臺灣新民報》中,連載11部滿鮮的旅行紀聞,篇數達63篇。其中由臺灣人撰寫的僅有新民報社經濟部長陳逢源;日本人所撰寫的包括小川憲二的學生使節團之旅,同盟社記者的滿州蘇聯國境的前線戰地報導、日本陸軍少佐川島四郎所描繪的戰地正月風景、著名的朝鮮籍作家張赫宙的金剛山之旅等,本篇聚焦於小川憲二的學生使節參訪團。


一、1938年臺北帝國大學學生小川憲二的滿鮮旅程

1938年日中滿協會為促進日華親善,主辦學生使節交流團,由來自日本各地的大學所推薦的學生組團,赴北支與滿鮮交流。臺灣亦推派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小川憲二,以及醫學部橫峯利夫,兩名學生自同年2月12日由臺北出發前往下關,與日本的團員會合,一行150餘人浩浩蕩蕩經由朝鮮,前往奉天(今瀋陽)交流再赴北京,3月15日返回臺灣,旅程近一個月。小川撰寫的遊記,刊登於《臺灣新民報》1938年4月18日至4月24日,總計連載七篇,主要記述其在滿洲國奉天的行程。

圖17 《臺灣新民報》刊載小川憲二的旅行書寫
本件為刊登在報中的第一篇旅行書寫,照片為平壤的牡丹台。
小川一行只是搭乘火車路過平壤車站,並無下車遊覽,而是一路直驅奉天。
資料來源:〈臺灣新民報第2586號(1938-04-18)〉(T1119_02_076_0017),《臺灣新民報社報刊史料》。


圖18 小川憲二學生使節團出發
學生使節團於東京出發整裝列隊的模樣,學生使節來自於東北帝大、新潟醫大、北海道帝大、千葉醫大等。
資料來源:〈臺灣新民報第2535號(1938-02-25)〉(T1119_02_074_0025),《臺灣新民報社報刊史料》。


二、海陸交通直達滿洲奉天

前往滿鮮的交通方式,主要依賴船運與陸路,路程遙遠辛苦。小川離開臺灣先前往日本,和同團的成員會合後,1938年2月21日由日本本州最西邊的下關出發,搭乘關釜聯絡船,前往朝鮮的釜山。上午十時許啟程,小川是乘坐近船尾的三等船室,船隻引擎聲作響並瀰漫汽油味,服了暈船藥身體才舒緩許多。抵達釜山已是傍晚,航程長達8小時,對照今日,搭乘快速船班僅需3小時。

圖19 1938年學生使節團瀏覽路線
本件為1930年代日本前往東北的交通圖,黃色底線者為小川一行主要經過與停留的地點,包括日本下關、朝鮮釜山、滿州國奉天與北京。登陸朝鮮釜山後,轉乘滿鐵經營的鐵路前往滿洲國奉天。釜山和奉天兩地距離約900公里,經歷24小時車程,才終於抵達。遊歷三日後,又再搭乘火車前往此行主要目的地—北京。對於此長途旅行,小川並不覺得辛苦,反而覺得能在如此短時間抵達,內心實在澎湃。
資料來源:〈南滿州鐵道旅行案内〉(CCP_09_11006_BC4_04),《陳澄波畫作與文書》(CCP)


圖20 日治時期關釜聯絡船
資料來源:朝鮮總督府編纂,《朝鮮要覽・大正十二年》,京城府:朝鮮總督府,1922年。
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臺灣研究古籍資料庫(B1979_00_01)。


三、首站.忠魂塔

小川憲二作為日本學生使節團的一員,1938年2月23日抵達滿洲國的首都奉天(今瀋陽),受到當地奉天市公署、協和會、滿洲醫科大學等熱烈歡迎。第一站即是徒步前往距離車站不遠處的忠靈塔,弔唁因日俄戰爭與九一八事變而戰歿的日軍。當晚,奉天市公署協和會、滿洲醫科大學共同舉辦歡迎晚會,晚會席間,奉天市長金榮桂致詞強調日滿合作的必要性,以及日滿支共存共榮的具體可行性,日、滿學生交流熱絡,最後全體呼喊三次「大日本帝國萬歲、滿洲帝國萬歲!」結束晚宴。

圖21 1930年代奉天車站
資料來源:大津敏也,《滿洲國旅行案內》,東京市:新光社,1932年。
中研院臺史所檔案臺灣研究古籍資料庫(A0182_00_00)。


圖22 奉天忠魂塔
資料來源:大津敏也,《滿洲國旅行案內》,東京市:新光社,1932年。
中研院臺史所檔案臺灣研究古籍資料庫(A0182_00_00)。

四、日本化的市街

小川一行當日下榻在奉天火車站前的大星旅館,晚宴後和同學自由活動,遊覽了平安通、千代田通、浪速通、彌生町,以及主要大街的春日町、青葉町等。小川觀察到在奉天有許多日本商家,講日語幾乎都能溝通,格外親切,和北京市是截然不同的。此外,街道寬廣,也有不少高樓,城內電車通行便利。滿洲人的服裝因應嚴寒,多穿著毛料衣服,戴著狀似高級的虎或狼毛製成的毛帽,包覆耳朵保暖。為因應嚴寒,滿洲住屋建材為鋼筋水泥,兩層窗戶以防寒氣,室內皆裝設暖爐。相較之下,臺灣的房子幾乎是木造為多,且幾乎沒有安裝窗戶,是比較開放式的建築。最後則是物價的部分,滿洲當地的物價相當便宜,如煙草價廉且種類非常多。


圖23 奉天地圖
資料來源:大津敏也,《滿洲國旅行案內》,東京市:新光社,1932年。
中研院臺史所檔案臺灣研究古籍資料庫(A0182_00_00)。

圖24 奉天市街
資料來源:松野志氣雄編,《滿洲國》,東京:朝日新聞社,1940年。
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臺灣研究古籍資料庫(B2418_00_00)。


五、奉天古蹟名勝巡禮

1938年2月24日團員分乘三台巴士探訪名勝北陵,北陵位於奉天北方六公里處,是清朝第二代開國君主太宗皇太極的陵墓。小川形容北陵老松綠蔭,朱塗樓閣,黃金廟堂,其文筆無法形容之美。接著參觀滿洲事變戰爭遺跡,柳條溝與士兵駐紮的北大營,雖已成荒煙漫草,在導覽者解說之下,深刻感受到當時戰況之激烈。最後進到奉天城內,熱鬧的四平街,人聲雜沓,見到日俄之戰大山總司令官入城的大南門,並和幾位同學參觀滿洲唯一的慈善孤兒院–同善堂。滿洲另外還設有養老院、 收容娼妓的濟良所等機構。

參拜奉天神社後返回旅館,古都奉天仍有許多名勝值得探訪,可惜時間不多無法一一探索。小川表示新興滿洲國承載了豐富的歷史文化,亦受近代文明薰陶,滿洲國交通與商工業中的礦西工業地區生產力蓬勃,未來有無限的發展可能。

圖25 奉天東陵樓門
資料來源:大津敏也,《滿洲國旅行案內》,東京市:新光社,1932年。
中研院臺史所檔案臺灣研究古籍資料庫(A0182_00_00)。


圖26 奉天北陵
資料來源:大津敏也,《滿洲國旅行案內》,東京市:新光社,1932年。
中研院臺史所檔案臺灣研究古籍資料庫(A0182_00_00)。

圖27 1931年滿洲事變日軍攻打北大營戰跡
資料來源:大日本軍事教育會編,《滿洲事變寫真帖.附滿蒙の情勢》,東京:大日本軍事研究會,1931年。
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臺灣研究古籍資料庫(B2410_00_00)。


圖28 哈爾濱養老院
資料來源:松野志氣雄編,《滿洲國》,東京:朝日新聞社,1940年。
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臺灣研究古籍資料庫(B2418_00_00)。


圖29 新京孤兒收容所
資料來源:松野志氣雄編,《滿洲國》,東京:朝日新聞社,1940年。
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臺灣研究古籍資料庫(B2418_00_00)。


圖30 奉天國立博物館
資料來源:松野志氣雄編,《滿洲國》,東京:朝日新聞社,1940年。
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臺灣研究古籍資料庫(B2418_00_00)。


圖31 奉天同善堂
資料來源:松野志氣雄編,《滿洲國》,東京:朝日新聞社,1940年。
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臺灣研究古籍資料庫(B2418_00_00)。


圖32 奉天黃寺
資料來源:內藤湖南編,《增補滿洲寫真帖》,京都市:小林寫眞製版所出版部,1935年。
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臺灣研究古籍資料庫(B0236_00_00)。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