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8/06 (三)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女性專題-檔案中的傳統臺灣女性

撰文/臺史所檔案館

傳統臺灣女性,在思想上接受男性為天的貞節賢淑觀念,身體上則處處受到限制,被當成物品一般的被買賣,甚至在家中經濟困頓、八字不合等原因下,成為最先被犧牲的對象,如商品一般的被質押、買賣,或成為他人的養女、媳婦仔。而婚後的女性,除侍奉公婆外,更需一肩挑起養兒育女、家務農務等大小事務。當「媳婦熬成婆」後,若遇家中無男性尊長,更需負起管理家產、分配財產等事宜。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為使社會大眾對於早期的女性生活有更多的認識,特規劃以臺灣女性的傳統生活、走入職場、日記中的臺灣女性等面向為系列專題,深入的從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所典藏的各類型檔案介紹早期臺灣女性的各種樣貌。本篇專題將以傳統女性為主軸,帶領讀者一窺早期女性的樣貌。

*
相關館藏與延伸閱讀

一、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依全宗字首筆畫排序)

  1. 六然居典藏史料
  2. 手島兵次郎文書
  3. 長谷川清文書
  4. 長崎泰益號文書
  5. 高慈美文書
  6. 郭雪湖畫作與文書
  7. 陳澄波畫作與文書
  8. 堤林數衛文書
  9. 費邁克集藏
  10. 臺北市茶商業同業公會檔案
  11. 臺灣新民報社報刊史料
  12. 臺灣新聞社報刊史料
  13. 臺灣銀行所藏日治時期書刊
  14. 臺灣總督府旅券下付及返納表
  15. 劉啟祥畫作與文書
  16. 顏水龍畫作與文書

二、臺灣研究古籍資料庫

  1. 臺灣寫真帖》,1914-1915年(第1卷第1集-第2卷第2集)
  2. 臺灣農事報》,1909-1939年(第25號-第397號)

三、延伸閱讀(依年代排序)

  1. 李依陵,2024年,〈在地方聽見世界:臺灣青年音樂家的鄉土巡演〉。
  2. 李依陵、川島尚子,2023年,〈《臺灣新民報》地方特輯——1938年鐵路臺中線復舊開通式〉。
  3. 朱丰中、川島尚子,2023年,〈《臺灣新民報》地方特輯——1939年花蓮港開港〉。
  4. 鄧淑瑜,2023年,〈長崎泰益號與馬來西亞檳城商號〉。
  5. 李依陵、朱丰中,2022年,〈讀遊世界——戰時旅行書寫(1938-1944)〉。
  6. 李依陵,2022年,〈大家一起來讀報——《臺灣新民報》與《興南新聞》日刊的內容取材觀察〉。
  7. 李依陵、謝明如,2021年,〈讓言論走向公眾——從新民會到臺灣新民報〉。
  8. 饒祖賢,2021年,〈團結藝心——館藏中的日治時期美術團體及其活動網絡〉。
  9. 歐怡涵,2019年,〈康泰益壽——長崎泰益號與臺北藥商書信網絡〉。
  10. 饒祖賢,2019年,〈跨界的逐夢者:館藏日治時期臺灣畫家的海外行跡〉。

四、相關檔案史料出版品(依年代排序)

  1. 鍾淑敏、李依陵、王麗蕉主編,2024年,《南方.島嶼.人文:中研院南部院區檔案首展圖錄》,臺北市:中研院臺史所。
  2. 王麗蕉、李依陵編,2024年,《季節圖鑑:呂赫若新出土作品集》,臺南市:國立臺灣文學館、臺北市:中研院臺史所。
  3. 鍾淑敏、貴志俊彥主編,2023年,《視覺臺灣:日本朝日新聞社報導影像選輯》,再版,臺北市:中研院臺史所。
  4. 林玉茹,2023年,《臺北大稻埕商業文書:陳源順號(一)(1901–1904)》,臺北市:中研院臺史所。
  5. 鍾淑敏、籠谷直人編,2014年,《堤林數衛關係文書選輯》,臺北市:中研院臺史所、京都市: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
  6. 謝國興、Ralph E. Ehrenberg總策劃,林天人編撰,2013年,《皇輿搜覽:美國國會圖書館所藏明清輿圖》,臺北市: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
  7. 曹永和,2011年,《近世臺灣鹿皮貿易考:青年曹永和的學術啟航》,臺北市:遠流出版。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