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5/02 (五)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日治時期臺灣影像紀實

發佈日期 2007年
撰文/臺史所檔案館

本專題以檔案館的圖像資料為主,挑選與日治時期日常生活較為相關的公共衛生、初等教育、交通運輸、產業與家族人物等五類圖像,作為展覽的主題。期望透過圖像的特性,以生動活潑、深入淺出的方式,帶領讀者經歷日治時期(1895-1945)的臺灣社會生活。

*
三、在福爾摩沙的足跡

從湯姆生1898年出版〈Through China : with a camera〉的文字和影像紀錄中,可窺見一位西方旅者在1871年初次到臺灣的心情。對於聽到關於原住民種種駭人的傳聞並未能阻止湯姆生對他們的好奇心。前往臺灣的航程中,不平靜的海浪,使得這趟航行並非輕鬆。加上一位同行馬來人的船員訴說著船隻有觸礁的風險,以及島上住著獵殺人類的野蠻民族。但對於所有的傳聞,湯姆生他只想自己親眼看到。儘管湯姆生筆下寫著這些傳聞,不過大都是近期發生的突發事件以及日本和中國之間的衝突。然而,這本書所描述的內容是在離開臺灣後才完成。種種的傳聞,確實影響了當時湯姆生的感受,相信也影響了日後規劃在臺行程的路線。湯姆生在1871年4月初跟著馬雅各醫生從打狗(高雄)上岸後,曾經與在打狗進行傳教的蘇格蘭李庥牧師(Hugh Ritchie)會面。李庥牧師告誡他當時的臺灣南部地區並不平靜,因而打消了探訪原住民的念頭,轉而隨著馬雅各醫生北上到臺灣府及周圍的平埔族傳教區域。湯姆生先後與馬雅各醫生到拔馬(左鎮)、木柵(內門)、柑仔林、甲仙埔(甲仙)、匏仔寮、荖濃、六龜里等地。在這短短約一個星期的時間,湯姆生用相機記錄下臺灣平埔族人與山林間自然景觀的影像。(圖1和圖2)

圖1:約翰湯姆生眼中的臺灣內門地區
(圖像來源:《Through China : with a camera》,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圖2:約翰湯姆生眼中的臺灣荖濃地區
(圖像來源:《Through China : with a camera》,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