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10/26 (日)

本日不對外開放

*
檔案中的趣味―由臺南文峰茶莊陳家文書中舉隅

發佈日期 2012年5月11日
撰文/臺史所檔案館館員 陳柏棕

談起檔案、古文書,浮現在腦海裡的不外乎是一張張發黃的舊紙張,上頭書寫著看似明瞭卻又不易理解的文字組合。特別是官方機構所產生的檔案,內容更是脫離不了硬梆梆、四平八穩的形式。因為它的難以瞭解所產生的距離感,通常被認為只有研究者才會感到興趣,理解它的興味所在。但是來自民間的檔案,則展示出不同於官方制式文書的風貌,呈現了庶民社會栩栩多元的歷史足跡。本次專題所要介紹的即是徵集自臺南的一批民間資料—臺南文峰茶莊陳家文書,便是臺灣歷史上難能可貴且又富含趣味性的史料。

*
新開放〈陳懷澄文書〉、〈傅錫祺文書〉兩全宗
2016-11-14 發表
陳懷澄文書〉(T0791)

本全宗收錄陳懷澄(1877-1940)的私人日記及記事本。陳懷澄(1877-1940),字槐庭、心水,號沁園,於詩壇頗負盛名,為日治時期臺灣中部重要詩社─櫟社的創社會員之一;曾任鹿港區長、街長,主持街政長達12年。本批文書為陳懷澄私人生活的重要記錄,亦可提供日治時期街庄行政、文人活動、日常生活等方面的一手史料。

本全宗依檔案類型分為「陳懷澄日記」、「陳懷澄記事本」2系列,共計18件,以數位影像開放到館閱覽抄錄。

傅錫祺文書〉(T0889)

本全宗收錄傅錫祺及其長子傅春魁之個人日記、傅錫祺個人書信與家族相關文書。傅錫祺(1872-1946),本名傅董南,字錫祺,號鶴亭,又別號復澄、澹廬老人。光緒19年(1893)考中秀才,日本領臺後曾任漢文報記者、潭子公學校學務委員、潭子信用組合理事兼組合長、潭子庄庄長等職;公務之餘亦熱心參與文學社團,為櫟社發起人之一,曾任社長達30年。本批文書若與〈陳懷澄文書〉及本館臺灣日記知識庫典藏之張麗俊「水竹居主人日記」、林獻堂「灌園先生日記」等相互參照,對於台灣文人思想、交遊與社會活動之樣貌必有更深入之理解。

本全宗依檔案類型分為「個人日記」、「個人書信」、「家族相關文書」3系列,共131件,以數位影像開放到館閱覽抄錄。 

二全宗文書皆已完成內容之著錄與開放查詢,歡迎連線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查詢使用。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