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10/15 (三)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清領到日治時期臺灣女性相關檔案

發佈日期 2011年
撰文/臺史所檔案館

隨著臺灣社會的發展,性別意識的提升,婦女史、性別史研究也成為日益重要的學術領域之一,而相關史料的挖掘與開發,一直是婦女史學者們所關注的課題。臺史所在經過 20 餘年的田野工作、購藏、各方捐贈與合作,累積了不少來自臺灣官方和民間社會中,與女性相關的的資料,包含文字及影像檔案等。本文將簡介所內檔案館數位典藏之清領到日治時期女性生活相關史料。

*
首度公開放映──10/19把握難得機會重溫《摩登時代—再現1934經典音樂會》
2025-10-13 發表

1934 年夏天,一群留學日本的臺灣青年音樂家返鄉,展開島內首次大規模的西洋古典音樂巡演──「鄉土訪問演奏會」。短短一週,他們足跡遍及臺北、新竹、臺中、彰化、嘉義、臺南、高雄七地,吸引上萬觀眾參與。這場由東京臺灣同鄉會與《臺灣新民報》協力舉辦的巡演,不僅是日治時期的文化盛事,更象徵臺灣知識青年以音樂回應時代的志氣。

近 90 年後,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與國立臺灣文學館攜手復刻這場歷史盛會,推出《摩登時代—再現1934經典音樂會》。演出陣容包括女高音陳慧如、男中音陳國麟、男高音朱育陞、小提琴家王逸超,以及鋼琴家陳冠宇等人,重現當年江文也、林秋錦、高慈美、翁榮茂等青年的篇章。節目涵蓋韓德爾《樹蔭之歌》、蕭邦《圓舞曲》、布拉姆斯《狂想曲》、馬斯奈《泰伊思冥想曲》,乃至江文也改編的曲目,帶領觀眾重溫當年音樂會的多元曲風與時代精神。

音樂會當晚由本所副研究員吳叡人擔任導聆,結合史料與旋律,帶領聽眾走進那個「摩登時代」:青年們如何以音符展現自信,如何在殖民時代開拓舞台。他的解說不僅讓觀眾理解樂曲背景,更將演奏會放入臺灣近代史的脈絡,成為一次音樂與思想的雙重啟發。

今年本館將首度公開放映這場音樂會的完整影像,僅於 10:30 與 14:00 各播放一場,每場座位限 35 名。此外,會議室在其他時段亦將循環播放精華片段,讓觀眾隨時進出一窺風采。這次放映是重溫吳副研究員導聆與舞台氛圍的難得契機。

邀請您 10 月 19 日蒞臨,走進檔案館與我們一同透過這場歷史再現的影像,見證 1934 年青年們的琴韻與志氣,在悠揚旋律與檔案文獻之間,感受屬於臺灣的文化樂章。座位有限,誠摯邀請您提早入場,以免向隅。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