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檔案館的典藏,依檔案來源可區分為家族與民間文書、個人文書與集藏,以及機構團體檔案等三大類。各類檔案中,主要的特色與內容概述如下:
現存的臺灣民間文書,大都是為維繫家族宗親生活與財產證明所留下來的一手紀錄,型態包括土地契字、鬮書、人身契字、宗族規約、帳簿、族譜、書信等。檔案館典藏的家族民間文書有:岸裡社潘家文書(1732-1888年)、臺中龍井林家文書(1742-1942年)、張達京家族文書(1769-1906年)、鹿港郊商許志湖家族文書(1895-1897年)、金門梁順來家族照片(1877-1986年)、海南王均政家族文書(1712-1948年)等,主要關於土地交易、人身關係、與商業貿易的第一手史料。 個人文書與集藏,則是由個人所產生或保存與工作、生活經歷相關的第一手資料;型態也是包羅萬象,有日記、手稿、訴訟文件、信件、明信片、照片、美術畫作等。本館的個人文書與集藏有:楊雲萍文書(1929-1985年)、費邁克集藏、林獻堂日記(1927-1955年)、孫江淮文書(1911-2004年)、高慈美文書(1910-2004年)、池田幸甚文書(1910-1924年)、吉岡喜三郎文書(1907-1939年)、中田秀造家族照片(1903-1917年)、楊肇嘉六然居典藏(1899-1976)、陳澄波畫作與文書(1913-2003)等,包含臺灣人或外國人在臺經驗的文書紀錄。 機構團體檔案是由法人組織的業務活動所產生與接收的原始紀錄,文書型態隨時代演進而有不同。本所目前典藏的公私機構檔案,主要與院內外單位進行合作數位化計畫,以取得檔案史料的數位影像典藏與開放應用服務。主要的大宗機構團體檔案有: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1895-1945年)、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1897-1945年)、日治時期與戰後接收林業檔案(1895-1975年)、臺灣拓植株式會社移交土銀經營檔案(1936-1945年)、日本勸業銀行在臺分支機構檔案(1923-1946年)、臺灣省議政檔案(1946-199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