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5/03 (五)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從「隨想」姻緣到忍苦「生活」—白恐受難遺孀郭淑姿十年日記

郭淑姿(1925~2004),臺南人,白色恐怖受難者葉盛吉(1923~1950)的妻子。留有日記4本和筆記雜錄2件,記錄年代自1944年至1953年,約10年時間,收存於〈葉盛吉文書〉之中,2020年由中研院臺史所計畫團隊完成解讀,與國家人權館共同出版。日記內容記載郭淑姿自臺南第二高等女學校畢業後,參加升學考試,進而就業、結婚,未久面臨夫婿葉盛吉被逮捕、槍決,其在悲痛中竭力撫養愛子光毅之生活與心情記錄。是一部迄今罕見的政治受難者未亡人之日記。

*
「二鹿」:在鹿港深耕的郊商

彰化鹿港微歷史

1784年,清廷開放鹿港與泉州來往通商。鹿港因地理位置相較其他城市距離中國沿岸為近,在對外貿易的蓬勃發展下,迅速躍升為繁榮的港口城市。商務的發達,使得專門經營進出口貿易的商人團體「行郊」林立,尤其是往來於鹿港與泉州之間的泉郊,最盛時有一百多家商號。然而,隨港口泥沙淤積,日治時期興建的縱貫鐵路未經過鹿港等諸多原因,致使曾經的港口繁華不再。

鹿港不見天街
鹿港不見天街
圖6:鹿港不見天街
(圖像來源:《共進會記念臺灣寫真帖》,臺灣研究古籍資料庫

彰化鹿港微旅行

鹿港為臺灣第二個正式開放的港口,雖繁華興盛不再,卻保留許多珍貴的歷 史建築。曾經的郊商林立,在商業興盛的作業下亦留下珍貴的檔案資料,現踏上許氏家族的足跡,一同巡訪彰化鹿港。

鹿港許志湖家族,原籍福建泉州,家族於清乾隆年間渡臺,至許志湖(1841-1901)始定居於鹿港牛墟頭。牛墟頭為農產品的集散地,也是「鹿港米」的重要據點,1870年代許志湖即從事米糧和進出口貿易,並經營謙和號和春盛號兩家商號。乙未割臺之際,許家人曾短暫內渡泉州避難。在1897年國籍選擇截止之前,許志湖回到臺灣繼續經商。直至日治初期,謙和號已成為鹿港六大貿易商號之一,其貿易範圍擴及臺北、福州、泉州及廈門等地。

1896年11月17日,泉州東益號給鹿港春盛號貨單和貨批
圖7:1896年11月17日,泉州東益號給鹿港春盛號貨單和貨批
(圖像來源:鹿港郊商許志湖家族文書,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1896年乙未割臺之際,泉州許經烟給鹿港母親黃井的家書
圖8:1896年乙未割臺之際,泉州許經烟給鹿港母親黃井的家書
(圖像來源:鹿港郊商許志湖家族文書,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1896年8月3日,順發號給謙和號的碼子單
圖9:1896年8月3日,順發號給謙和號的碼子單
(圖像來源:鹿港郊商許志湖家族文書,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