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10/25 (六)

本日不對外開放

*
日治時期傳染病與衛生教育圖像資料

撰文/臺史所檔案館

大正8年(1919)夏、秋兩季,全臺爆發霍亂流行病。其中以臺北地區的疫情最為嚴重,死亡率高達80%。日本殖民政府提出諸多防護措施,如海港檢疫、隔離實施、衛生宣導、交通管制等,大正8年9月下旬(1919),臺北廳的霍亂疫情逐漸平息。本專題特別挑選大正年間臺灣的流行疾病因應措施,以及衛生教育推展情形為主題之圖像,提醒臺灣社會對流行疾病應有的防治觀念。

*
結語

透過欽差大臣沈葆楨、鹿港謙和號許氏兄弟與長崎泰益號陳氏父子所留下的珍貴檔案史料,得以一窺從荷治直到清領時期身為統治中心的臺南府城;與泉州對口貿易興盛的彰化鹿港,以及廈門、長崎等地進出口貿益興盛的臺北艋舺。「一府二鹿三艋舺」除了象徵臺灣貿易的繁榮景象,同時也反映了臺灣由南至北的港口貿易發展史,對於日後發展奠定穩固的基石。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