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4/22 (二)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從石門古戰場走入牡丹社事件

發佈日期 2013年
撰文/臺史所檔案館館員 李品慧

牡丹社事件中的石門古戰場,在戰後被屏東縣政府列為當地十大景點之一。(圖1)除了紀念碑上「澄清海宇還我河山」的文字,透露當年牡丹社人奮勇抵抗日軍攻擊的心境外,就當時臺灣的歷史氛圍有何意涵?大清帝國、臺灣、日本三者之間又產生了何種關係?何以位於臺灣最南端的牡丹社人會遭受日軍的攻擊?接下來隨著「時空旅行」特展旅人-沈葆楨的腳步,走入石門古戰場,探尋牡丹社事件發生的源由,瞭解沈葆楨來臺善後與建設的歷史背景。
*
「輝く麗眸」-從檔案紀錄走入音樂家高慈美的生命
「輝く麗眸」-從檔案紀錄走入音樂家高慈美的生命

發佈日期 2013年11月12日
撰文/臺史所檔案館館員 李依陵 ● 圖/臺史所檔案館

猶記初見高慈美的身影,是在2009年的初秋。那時候剛至中研院臺史所,負責檔案的整編工作,原本只是不經意地瀏覽著所內歷年出版的書籍,目光卻不禁被《恩典之美》一書的封面照片所吸引。那是張穿著洋裝的年輕女性獨照,堅定的眼神所散發的美麗與自信,驅使著我翻開書頁仔細閱讀。書中收錄了百餘幅老照片,珍貴的檔案記錄引領我邂逅這位臺灣代表性的鋼琴音樂家-高慈美,彷彿穿越時空回到百年前走入她的生命。(圖1)

圖1:《恩典之美:高慈美女士圖像史料選輯》封面照片,此張寫真亦曾刊登於1935 年當時發行量相當廣的《主婦之友》雜誌,照片題為:「輝く麗眸」(閃耀光輝的美麗眼眸)。
(圖像來源:高慈美文書,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