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5/09 (五)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讓言論走向公眾─從新民會到臺灣新民報

發佈日期 2021年10月29日
撰文/臺史所檔案館館員 李依陵、謝明如

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化運動健將之一楊肇嘉曾謂:「報紙與議會是促進社會文明與發達的兩大動力。」辦報與爭取設置臺灣議會,正是臺灣文化協會兩大核心要務,足以代表文協以非武裝抵抗殖民差別統治之主張,並對臺灣民族意識之啟蒙影響深遠。 2021年適逢臺灣文化協會成立一百周年,本館特以日治時期臺灣人唯一自辦的報紙-《臺灣新民報》為展示主題,精選檔案典藏的個人文書、圖像資料、日記、旅券等特色史料,回顧日治時期臺灣人辦報之緣由,以及如何透過辦報振聾發聵,啟迪民智,提振民族士氣,讓言論走向公眾,呼應文化協會「助長臺灣文化發達」之成立目標,開啟臺人爭取民主自由之新頁,立足臺灣,放眼世界!

*
新開放「池田幸甚文書」檔案資料,歡迎各界查詢利用!
2012-02-20 發表

「池田幸甚文書」係以池田幸甚(1884-1924)為中心,於明治43(1910)年至大正13(1924)年間所產生的文書。本文書原件藏於「日本國立國文學研究資料館」,本所於2009年經由執行「臺灣文史資源海外徵集與國際合作計畫」,與日方合作進行該批文書的數位典藏,並於取得影像檔後,進行檔案分類、詮釋資料分析,現於本所檔案館「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開放各界查詢使用。

池田幸甚,日本新瀉人,畢業於東京帝大法科。1908年來臺,進入臺灣總督府民政部總務局擔任府屬(事務員)。翌年通過高等文官考試,歷任總督府法院書記長、總督府參事官,總督府專賣局事務官、庶務課長、腦務課長,1921年升任專賣局第九任局長,是為臺灣總督府專賣事業重要推手,及總督府南進政策中的要角。1923年因病卸任,結束在臺長達15年的公務生涯。

本次依池田幸甚在臺公務生涯開放的系列包括「官僚團體相關書類」及「追悼會及遺物登記書類」,是少數由日治時期行政官僚所留下的第一手史料。其中包含「月曜會」以及由藤野幹、松本卓爾、賀來惟義、小林音八等總督府少壯派官員所組成的「七人會」相關文書,呈現臺灣總督府高等文官團體的集會與往來互動情況,可觀察總督府官僚間的組織與生態。從在臺親友為他舉辦的追悼會資料中,反映了身居要職的池田幸甚在臺灣官場與民間所享有的聲望與地位。而他過世後的遺物登記目錄,或能提供對在臺日籍官僚物質生活的另一種觀察。

本批文書可與國內所存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臺灣總督府檔案互補映證,歡迎舊雨新知連線至[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檢索利用。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