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同鄉會在東京成立
鄉土訪問演奏會是由東京「臺灣同鄉會」主辦,因當時留日的臺灣學生已超過了兩千多人,在楊肇嘉等前輩的努力下,1934年6月24日在東京都內的報知新聞講堂舉行臺灣同鄉會成立大會,參與者超乎預期的踴躍,楊肇嘉回憶那是在日臺人團結最高峰的時刻。 楊肇嘉(1892-1976,臺中清水人),是日治時期推動臺灣地方自治和社會文化運動的重要人物。少時留學東京,畢業返鄉任職公學校訓導,後轉任首任清水街長,1926年再赴日就讀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科,期間積極參與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畢業後,於1930年返臺領導臺灣地方自治聯盟。不僅投入政治社會運動,還大力支持和贊助藝術文化活動,楊肇嘉認為在藝術上的成就與影響力,會比政治運動的影響力更高,可藉此提升臺灣人的志氣與自信。 在臺灣同鄉會的成立大會上,除了正式宣布同鄉會會則和選舉幹事等集會活動外,還安排音樂演奏和舞蹈表演,演出者都是留日學生,包括林澄沐與江文也聲樂獻唱,高慈美、林進生的鋼琴和翁榮茂小提琴等西洋樂曲表演,以及臺語歌曲合唱(由張文環翻譯與編曲的〈愛的糧草〉)、原住民高砂族的舞蹈等。在成立大會安排藝文表演活動,不僅基於同鄉會意旨促進鄉誼聯繫、互相扶助外,更顯見楊肇嘉等主事者對臺灣鄉土的關懷與多元文化的推廣。 ![]() 圖2:臺灣同鄉會成立大會流程
本件同鄉會發會式流程單,可見除了成立大會外,音樂與舞蹈的藝文表演是當天重頭戲 資料來源:〈臺灣同鄉會成立文件〉,《六然居典藏史料》,1934年,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