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群活動

Cartographies and Therapeutic Fields: Parasitic Worm Diseases in Southern China of the Early 20th Century/Dominik Merdes博士(德國布倫瑞克工業大學藥學暨科學史博士)

【環境史研究群講論會】
講題: Cartographies and Therapeutic Fields: Parasitic Worm Diseases in Southern China of the Early 20th Century

主講人:Dominik Merdes博士(德國布倫瑞克工業大學藥學暨科學史博士)
主持人:呂紹理先生(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合聘研究人員)
日期:2023年5月26日(五)
時間:10:30-12:30(GMT+8)(10:00開放入場)
地點:中研院臺史所802會議室
地址: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人文社會科學館北棟八樓)
進行方式:實體+線上(Webex)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環境史研究群
 
摘要:
寄生蟲疾病是由挑戰個體與物種概念的複雜關係所引起的。寄生蟲的生命史被視為由數種物種連結在一起的寄生循環。有鑒於寄生蟲的生命週期的任何要素都與特定環境相連,其生命圖譜可更廣泛地來觀看。例如,傳播瘧疾的蚊子仰賴合適的繁殖場域,而當人類試圖藉由改變環境來根除病媒蚊時,也同時干擾其他物種生命週期中的要素。諸如鉤蟲或引起黑熱病的利什曼原蟲等寄生蟲在人造環境——如種植園或煤礦坑——中大量繁殖,而當人們試圖以破壞環境的方式來遏止傳染病時,同時也衝擊了勞動體制。
我的演講將聚焦於寄生蟲、寄生蟲測繪學,以及1900至1920年代在中國南部地區的治療領域。「測繪學」不僅呈現寄生蟲在地理上的分佈,還包含更通盤的寄生蟲關聯圖,至於「治療領域」是指用於處理寄生蟲疾病的治療性干預措施。寄生蟲學及蠕蟲學在中國南部和臺灣有著非常特殊的歷史。Patrick Manson的血絲蟲研究是所謂「熱帶醫學」制度化的關鍵點。直至1920年代,海關官員、醫療傳教士與日本殖民地醫生等人士均投入寄生蟲學的研究。
在鉤蟲病、血吸蟲病和肺吸蟲病等寄生蟲疾病的研究基礎上,我將探討20世紀初期中國南部地區的寄生蟲學研究和治療實踐是如何發展的。其發展與其他地方有何異同?對更廣泛的環境有何影響?
 
備註:
1.現場與會請於5/23(二)前填寫表單,線上收聽可報名至活動當天。如有任何問題,歡迎聯絡助理林于煖小姐asithteh@gmail.com。
2.本活動以英文方式進行,分成「現場與會」與「線上收聽」兩種與會形式,請於報名時擇一。「現場與會」名額限50人,額滿後僅提供「線上與會」名額。
3.本活動為本院環境教育項目之一,全程參加者可得2小時環境教育時數。領取方式說明:(1)現場與會者於活動現場領取。(2)線上與會者將於會後收到「環境教育時數證明」之pdf檔案,如需紙本,請來信告知。
4.現場活動將提供午膳,請於報名表中選擇葷食或素食,亦可選擇不用餐。
5.欲將本活動儲存至google日曆,請點選下方網址,進入後點選「儲存」即可:https://reurl.cc/2WAnxO (須登入Googl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