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群活動

化泥為屋:水泥土磚、自助建屋與鹽分地帶的美援住宅,1952–1956/黃昱翰(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

 【環境史研究群講論會】

 
講    題:化泥為屋:水泥土磚、自助建屋與鹽分地帶的美援住宅,1952–1956
主持人:顧雅文(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主講人:黃昱翰(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
與談人:陳穎禎(東海大學歷史學系專案助理教授)
日   期:2023年7月14日(五)
時   間:10:30–12:30(GMT+8)
地   點:中研院臺史所802室
(人文社會科學館北棟八樓)
地   址: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進行方式:實體+線上(Webex)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環境史研究群
 
摘要:
本演講以水泥土磚(soil-cement brick)這一建築材料為切入點,探討材料、環境、與冷戰意識形態如何影響戰後初期臺灣的住宅現代化嘗試。自冷戰開始以降,美國共同安全總署等對外援助機構便將「住者有其屋」視為維持其盟邦社會安定和國家安全的重要前提。因此,大量建造符合現代生活標準且由居住者擁有產權的平價勞工住宅成為1950年代美國對臺援助的重要項目。在自助建屋(the aided self-help approach)的指導原則下,美方引進水泥土磚壓製技術,並要求申購住宅的勞工參與製造廉價磚塊以用於建屋。在美方規劃中,水泥土磚技術使工業能力不足的受援國得以充分利用其廉價勞動力大量生產標準化建材,以降低建設住宅的材料、人力支出以及低收入勞工購入現代化住宅的成本。換言之,水泥土磚除了在物質層面上被視為一種更加現代化的材料,也被期待在政治、文化層面上重塑臺灣人對住宅現代性的認識。

然而,水泥土磚的生產與應用受到許多環境和物質因素的限制。經由檢視布袋、七股鹽場美援鹽工住宅的建設經過,作者發現諸如氣候、土質、水泥供給等問題,都使得水泥土磚的標準化生產愈發困難。另一方面,水泥土磚壓製過程中的波折、底層鹽工展現出的疑慮乃至於抵制,也顯示做為購房者的鹽工對這一材料和以其建造的房屋,有著與美國的規劃者們截然不同的認識。透過上述考察,本文試圖在既有建築史、文化史研究的基礎上,以物質的角度重新檢視戰後臺灣的住宅現代性之形成,並思考將這一過程置於跨國視角下加以理解的可能性。
 
備註:
1.現場與會請於7/10(一)前填寫表單,線上收聽可報名至活動當天。如有任何問題,歡迎聯絡助理林于煖小姐asithteh@gmail.com。
2.本活動以中文方式進行,分成「現場與會」與「線上收聽」兩種與會形式,請於報名時擇一。「現場與會」名額限50人,額滿後僅提供「線上與會」名額。
3.本活動為本院環境教育項目之一,全程參加者可得2小時環境教育時數。領取方式說明:(1)現場與會者於活動現場領取。(2)線上與會者將於會後收到「環境教育時數證明」之pdf檔案,如需紙本,請來信告知。
4.現場活動將提供午膳,請於報名表中選擇葷食或素食,亦可選擇不用餐。 5.欲將本活動儲存至google日曆,請點選下方網址,進入後點選「儲存」即可:https://reurl.cc/7kk6Q5(須登入Googl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