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 / 初版
ISBN/ 978-986-02-7244-4
16K 精裝400元
內文頁數 / 381
這是一本向施添福教授致敬的專書,內容以2009年11月12-13日舉辦的「第二屆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暨施添福教授榮退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為主,經審訂後,收錄9篇文章。雖在「地域社會」的主題召喚下,作者分別闡述自己的地域理念,但分屬社會學、人類學、地理學與歷史學的作者們,仍有個別學門、研究主旨的關心,而顯現出課題有別、族群不同、時間各異的落差。然而誠如前述,本書標舉的「地域社會」,其導向在追求學科、方法或概念的全然開放,因此各人也得以自由界定、解決自己的問題。所期者,則是來日的統合與體系的建立。
傳說、島嶼群與「東臺灣海域」:
試論臺灣東部的區域性/詹素娟/1-26/摘要/全文
民田與請墾制度:
清初臺灣田園的接收與管理/李文良/27-56/摘要/全文
岸裡社的私有化與階層化:
賦役負擔與平埔族地域社會內部政經體制的形成和轉變/柯志明/57-132/摘要/全文
清代臺灣熟番地權的創設與流失:
以竹塹社為個案的歷史分析/林文凱/133-183/摘要/全文
書院與堪輿:
中港溪頭份街庄一個客家家族的知識與經濟(1774-1950)/簡美玲、劉塗中/185-222/摘要/全文
日治初期宜蘭平原熟番地權的轉變與三星「四十佃」地名的形成/黃雯娟/223-254/摘要/全文
村莊公共給水與地域社會:
以名間鄉西部山頂村莊為例/吳進喜/255-303/摘要/全文
人群互動與族群的構成:
卑南族karuma(H)an 研究的意義/陳文德/305-352/摘要/全文
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
「地域」一詞的理解與討論/康培德/353-371/摘要/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