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群活動

建設島嶼水利環境:戰地金門的水資源利用/陳美寰女士(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環境史研究群講論會】

講   題: 建設島嶼水利環境:戰地金門的水資源利用
主講人:陳美寰女士(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與談人:戚常卉女士(國立金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退休副教授)
主持人:顧雅文女士(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時   間:114年12月8日(一)10:30–12:30(10:00開放入場)
地   點: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802會議室
進行方式:實體講座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環境史研究群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YgLL8ydFxkghXrTw6

【摘要】
金門過往被視為土地貧瘠且缺乏水源與灌溉,1950年代金門成為國共對峙與冷戰前線,大量軍隊進駐,解決軍民用水與灌溉需求成為當務之急。當時的水利建設由戰地政務委員會主導,並邀請經濟部技術小組與農復會協助,然而初期幾項水利設施皆以失敗收場,反映了在離島興辦水利的挑戰。本次演講回顧金門在戰地時期的水資源利用,以「建設」(Infrastructuring)島嶼水利環境的視角,強調不能只著重在大型或被視為「進步」的水利設施,而須配合不同尺度的手段改造與掌握島嶼環境,使其更有利於儲水與利用,包括興修大量淺水井與小型蓄水池、以植樹造林改變島嶼的保水力、進行基地調查與環境資料蒐集以增進對島嶼環境的理解、以及人員培訓以掌握新興的水利與灌溉技術等。金門的例子凸顯了離島特殊的自然與社會條件,以及其地緣政治角色與軍事介入對於水利建設的影響
【備註】
1.本活動請於12/1(一)前填寫表單,恕不接受現場報名,報名成功者,將以email通知。如有任何問題,歡迎聯絡助理馮靖琇(asithteh@gmail.com)。
2.本活動不提供線上直播,現場名額限50人。
3.本活動為本院環境教育項目之一,全程參加者可得2小時環境教育時數。領取方式說明:(1)將於報到現場發放時數證明,非中研院內人員無需簽名,但請至原服務單位完成登記手續。(2)院內人員請於「環境教育活動簽到單」簽名,時數將由台史所辦公室進行登記。
4.本活動提供午膳,請於報名表中選擇葷食或素食,亦可選擇不用餐。

~~歡迎參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