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名研究與地理、語言、歷史跨域研究的連結/韋煙灶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網路報名
【族群史研究群講論會】
主講人:韋煙灶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題 目:臺灣地名研究與地理、語言、歷史跨域研究的連結
時 間:2025年10月7日(二)14:00-16:00
地 點:本所802研討室
備 註:
*欲報名者煩請填妥報名表單,報名系統將於9/29(一)23:59關閉
*報名成功者將發信通知;可現場參加,然會場空間有限,將優先提供已報名者座位,請儘早報名。
【摘要】
地名可作為科普知識的的認識或者在生活上的應用,可作為人文社會學術研究的佐證資訊或論證工具,也可單純地研究地名知識內涵。就學術研究層面地名學研究具有跨領的特性,核心內涵至少可含括地理學、語言學與歷史學三個領域。
以下將以:水一分殊、界分江河:漢語東南方言水系通名使用之歷史層次與空間意涵(跨地理、語言)、梅縣經福州渡臺的一條特殊客家移民路線-「臺灣番薯哥歌」的詮釋(跨地理、族群研究)、從區域開發史與軍事地名來劃分明、清時期廣東省海陸豐地區之閩、客界線(跨地理、歷史、族群研究)、臺灣地方區劃名稱之傳承與演變(1662-1920)(跨地理、歷史)等四組研究案例為討論焦點,兼及探討網路工具在上述研究案例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