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任研究人員

黃富三 兼任研究員
電話:886-2-2652-5391 傳真:886-2-2788-1956 電郵:fshuang@gate.sinica.edu.tw
著作目錄
專書
1977 《女工與臺灣工業化》。臺北:牧童出版社。
1987 《霧峰林家的興起:從渡海拓荒到封疆大吏(1729-1864)》。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1991 《臺灣早期開發:中部地區》(黃富三作、陳麗雅圖、臺灣省政府教育廳兒童讀物出版部編輯)。南投: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1992 《霧峰林家的中挫(1864-1885)》。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1994 《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北部地區》(黃富三、賴澤涵、許雪姬、吳文星、黃秀政等合著)。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5 《臺北建城百年史》。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2001 《戒嚴時期臺灣政治事件檔案、出版資料、報紙人名索引》(朱德蘭主編,許雪姬、吳文星、黃富三共同編輯)。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001 《戒嚴時期臺灣政治事件檔案與口述歷史》。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001 《美麗島事件》。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001 《臺北市歷屆市長、議長訪談記錄》。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2004 《林獻堂傳》。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05 A Brief History of Taiwan: A Phoenix Transforming from a Sparrow. Taipei: The Information Bureau.
2006 《女工と臺灣工業化》(黃富三著、石田浩監譯)。東京:財團法人交流協會。
2006 《臺灣水田化運動先驅:施世榜家族史》。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07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民營化演進口述歷史》。臺北: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2008 《二二八事件的鎮壓與救卹:二二八事件檔案專題選輯》(黃富三撰文、檔案管理局編)。臺北:檔案管理局。
2008 《國立臺灣大學農業試驗場場誌》。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附設農業試驗場。
2008 《臺灣第一特展專輯:臺灣第一驕傲記憶》(黃富三等撰稿)。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10 《電信巨擘: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印記六》。臺北:檔案管理局。
2010 《沈世雄先生訪談錄》(立法院議政博物館編,沈世雄口述,黃富三訪談,賴昱錡記錄)。霧峰:立法院議政博物館。
2010 《呂學儀先生訪談錄》(立法院議政博物館編,呂學儀口述,黃富三訪談,賴昱錡記錄)。霧峰:立法院議政博物館。
2010 《鄭梓先生訪談錄》(立法院議政博物館編,鄭梓口述,黃富三訪談,賴昱錡記錄)。霧峰:立法院議政博物館。
2010 《林聯輝先生訪談錄》(立法院議政博物館編,林聯輝口述,黃富三訪談,賴昱錡記錄)。霧峰:立法院議政博物館。 
期刊論文
1962 〈「妙論」與「謬論」〉,《文星雜誌》9(6): 29-36。
1962 〈與徐復觀先生論中西文化〉,《文星雜誌》9(4): 33-34。
1966 〈法家思想及其實行:商鞅所建立之社會制度〉,《史繹》3: 1-19。
1968 〈科學制度與唐代的社會流動〉,《東方雜誌》2(2): 27-33。
1968 〈清代臺灣的土地問題〉,《東方雜誌》復刊2(2): 27-33。
1974 〈李約瑟(Joseph Needham)論中國科學〉,《中華文化復興月刊》7(11): 15-20。
1974 〈清代臺灣的土地問題〉,《食貨》4(3): 1-12。
1975 〈女工與紡織市場的擴張:(英國)工業革命時期〉,《食貨》5(5): 201-220。
1975 〈臺灣史上第一次土地改革〉,《中華文化復興月刊》8(12): 29-39。
1977 〈「中國棉業史」(趙岡、陳鍾毅著)介評〉,《書評書目》56: 59-62。
1981 〈清代臺灣移民的耕地取得問題及其對土著的影響(下)〉,《食貨》11(2): 26-46。
1981 〈清代臺灣移民的耕地取得問題及其對土著的影響(上)〉,《食貨》11(1): 19-36。
1982 〈清代臺灣外商之研究:美利士洋行(上)〉,《臺灣風物》32(4): 104-136。
1983 〈清代臺灣外商之研究:美利士洋行(下)〉,《臺灣風物》33(1): 92-136。
1984 〈清代臺灣外商之研究:美利士洋行(續補)〉,《臺灣風物》34(1): 123-140。
1985 〈日據時期臺灣官撰地方史志的探討〉(王世慶著、黃富三講評),《漢學研究》3(2): 317-350。
1985 〈清代臺灣土地開發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思與言》23(1): 18-22。
1989 〈林文明「正法」案真相試析:兼論清代臺灣的司法運作〉,《臺灣風物》39(4): 1-32。
1991 〈許雪姬著《龍井林家的歷史》試評〉,《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11: 282-284。
1991 〈評李筱峰講228事件前的文化衝突〉,《史聯雜誌》19: 105-119。
1994 〈「追尋先民的足跡」:臺灣家用能源史〉,《能源報導》83(5): 6-8。
1994 〈霧峰林家京控案餘波:清代臺灣中部豪族對抗之案例〉,《臺灣史研究》1(1): 25-54。
1995 “The Character of Gentry Power in Qing Taiwan, A View from the Expansion of the Wealth of the Lin Family of Wu-feng.” Taiwan Studies (A Journal of Translations) 1(1): 58-88.
1995 〈板橋林本源家族與清代北臺山區的發展〉,《臺灣史研究》2(1): 5-49。
1995 〈試論臺灣兩大家族之性格與族運:板橋林家與霧峰林家〉,《臺灣風物》45(4): 151-171。
1998 〈岸裡社與漢人合作開發清代臺灣中部的歷史淵源〉,《漢學研究》16(2): 61-78。
2000 〈楊雲萍教授事略〉,《國史館館刊》29: 206-208。
2001 〈清季臺灣外患、新政與霧峰林家:林家之際遇與紳權性格之轉變〉,《故宮學術季刊》19(1): 21-37。
2004 〈十九世紀之外來挑戰與臺灣新商業〉,《歷史月刊》201: 60-73。
2006 〈林獻堂與三次戰爭的衝擊:乙未之役、第二次世界大戰、國共戰爭〉,《臺灣文獻》57(1): 1-42。
2007 〈爬上高處的沿路風景:試析臺灣大家族興起的類型〉,《新活水》13: 84-91。
2009 〈臺北風雲三百年總說〉,《臺北文獻》170: 1+3-5。
2012 Fu-san Huang, Sam Huang, Conor Mulvagh, “ Lin Hsien-tang’s Taiwanese Home Rule Movement as Inspired by the Irish Model ”, ed. By Fang-Long Shih and John McNeil Scott, Taiwa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Vol. 4: 2012, Special issue: Taiwan and Ireland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London: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2012), PP. 65-88.
2016 〈林朝棟與清季臺灣樟腦業之復興〉,《臺灣史研究》23(2): 1-64。 
專書論文
1979 〈鄭成功全傳──第五章第二節:經濟〉,收於陳三井編,《鄭成功全傳》,頁237-258。臺北:臺灣史蹟研究中心。
1980 〈劉銘傳與臺灣的近代化〉,收於曹永和、黃富三編,《臺灣史論叢(第1輯)》,頁273-279。臺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84 〈清代臺灣漢人墾戶階層初論〉(黃富三、翁佳音合著),收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代中國區域史研討會論文集》,上冊,頁249-270。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84 〈清季臺灣外商的經營問題:以美利士洋行為例〉,收於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1輯)》,頁249-270。臺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1992 〈日本領臺與霧峰林家之肆應:以林朝棟為中心〉,收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編,《日據時期臺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83-104。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993 〈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與二二八事件〉,收於賴澤涵編,《臺灣光復初期歷史》,頁131-172。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1994 〈臺灣的商業傳統:自荷治時代至清代〉,收於謝雲生、吳美惠編,《吳大猷院長榮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27-339。臺北:中央研究院。
1994 〈簡介岸裡社文書之史料價值:以臺大「岸裡社文書」為中心〉,收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編,《臺灣史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43-35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995 〈臺灣土地開發史〉,收於臺灣史蹟源流研習會編,《八十二年度臺灣史蹟源流會論文》,頁1-29。臺北:臺灣史蹟源流研習會。
1996 〈商業的發展〉(黃富三、陳慈玉合著),收於黃富三編,《臺灣近代史:經濟篇》,頁311-404。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6 〈臺灣近代經濟發展史的分期及其特徵〉,收於黃富三編,《臺灣近代史:經濟篇》,頁1-18,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6 〈簡介怡和洋行檔中的臺灣史料〉,收於國學文獻館主編,《臺灣地區開闢史料論文集》,頁237-247。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7 〈臺大醫學院創始年代之我見〉,收於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學生會編,《醫學教育百週年紀念特刊》,頁7-9。臺北:臺灣大學醫學院學生會。
1998 〈媒體開放與臺灣新聞史〉,收於王淑芳編,《蛻變、展望、新世紀:開放報紙媒體十周年專輯》,頁15-20。臺北:行政院新聞局。
1998 〈臺灣關帝信仰與地方發展:新莊武聖廟之研究〉,收於馬起華編,《兩岸學術研討會》,頁54-76。臺北:中華會。
1999 〈臺灣開港前後怡和洋行對臺貿易體制的演變〉,收於黃富三、翁佳音主編,《臺灣商業傳統論文集》,頁81-106。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2000 〈從劉銘傳開山撫番政策看清廷、地方官、臺灣士紳之互動〉,收於中華民國史專題討論會秘書處編,《國史上中央與地方的關係:中華民國史專題第五屆討論會論文集》,頁1161-1189。臺北:國史館。
2001 〈勤學根柢固、幽蘭自芬芳─以為序〉,收於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頁3-4。臺北:樂學書局。
2002 〈孤傲的智者:史學與文學雙棲才子楊雲萍教授傳略〉,收於高明士主編,《遨遊於歷史的智慧之海:臺大歷史學系系史》,頁85-9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2002 〈林衡道教授與臺灣史研究〉,收於國史館編,《中華民國褒揚令集續編(七)》,頁20-28。臺北:國史館。
2002 〈葛超智與臺灣主體意識的發展〉,收於胡健國主編,《二十世紀臺灣歷史與人物:第六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頁1107-1136。臺北:國史館。
2004 〈臺北的興起與蛻變〉,收於臺灣史蹟源流研習會編,《臺灣史蹟源流研習會論文集》,頁189-210。臺北:臺灣史蹟源流研習會。
2006 〈施世榜是臺灣水田化運動的先驅嗎?〉,收於劉翠溶主編,《四分溪論學集:慶祝李遠哲先生七十壽辰》,上冊,頁249-278。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6 〈關渡媽祖在北臺的角色與地位:海神兼陸神〉(黃富三、方素娥合撰),收於廖咸浩主辦,《第二屆「臺北學」學術研討會:航向世界的臺北,探尋華人的海洋文化論文集》,頁311-330。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2008 〈二二八事件的臺灣:英國人之「如是我見」〉,收於許雪姬主編,《二二八事件60週年紀念論文集》,頁393-421。臺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二二八紀念館。
2009 〈17世紀臺灣農商連體經濟的啟動〉,收於陳益源主編,《2009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21-142。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
2009 〈導論〉,收於黃富三主編,《海、河與臺灣聚落變遷:比較觀點》,頁1-12。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2009 〈河流與聚落:淡水河水運與關渡之興衰〉,收於黃富三主編,《海、河與臺灣聚落變遷:比較觀點》,頁83-144。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2010 〈臺灣總督府樟腦專賣政策輿霧峰林家〉(黃富三、黃頌文合撰),收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史研究中心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臺灣史研究室編輯,《日據時期臺灣殖民地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41-353。北京:九州出版社。
2010 〈覺醒與絕望─林獻堂的自治夢〉,收於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什麼人物,為何重要:臺灣史上重要人物系列(一)》,頁158-175。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2012 〈臺灣農商連體經濟的興起與蛻變〉,林玉茹主編,《比較視野下的臺灣商業傳統》,頁3-36。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2014 〈康熙統一臺灣後的重要政策及其影響〉,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4.11(2014.12重印) 
會議論文
1988 〈陸海文化衝擊下的臺灣歷史〉,發表於中國時報與21世紀基金會主辦,「公共政策研討會:大陸政策往何處去?」,1988年12月29-30日。
1989 “The Japanese Legacy and Post-War Development in Taiwan: A General Survey”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ultural Change in Postwar Taiwan, Conference on Social Change in Postwar Taiwan,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April, 1989.
1990 〈日治經驗與戰後臺灣的文化衝突〉,發表於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歷史與思想組主辦,「光復後臺灣地區發展經驗研討會」,1990年6月14-15日。
1992 〈從霧峰林家的財富擴張看清代臺灣的紳權性格〉,發表於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校區(U.C. Davis)歷史學系與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共同主辦,「近世家族與政治比較歷史國際學術研討會」,1992年1月3-5日。
1995 “Lin Wei-yuan and Governor Liu Ming-chuan’ ‘Mountain Development and Aborigine Pacification’: A Study of Official-Gentry Cooperation in Late Ch’ing Taiwan.” Conference of Fukien and Taiwan in the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ies: Contacts and Contrasts, Leiden, the Netherlands, University of Leiden, 5-8 July 1995.
1996 “The Japanese Legacy and the Nationlist Chinese Response in Postwar Taiwan: some Observation.” Conference of the Legacy of Japan in Post-colonial Taiwan, St. Louis, Missouri,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November, 1996.
1997 〈岸裡社與漢人合作開發清代臺灣中部的歷史淵源〉,發表於福建省閩台交流協會、福建社會科學院主辦,「海峽兩岸臺灣開發史學術研討會」,1997年12月16-21日。
1998 〈從臺灣的過去看未來:歷史的宿命與轉機〉,發表於歐洲臺灣協會聯合會主辦,「歐洲臺灣協會聯合會1998年年會:臺灣之未來」,1998年8月21-23日。
1999 〈國民政府威權統治的轉捩點:美麗島事件的歷史意義〉,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臺灣研究推動委員會主辦,「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臺灣國際研討會」,1999年4月1-3日。
1999 〈從連雅堂到楊雲萍:二十世紀前半葉的本土臺灣史研究〉,發表於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與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合辦,「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八十八年年會暨楊雲萍教授之史學與文學研討會」,1999年10月17日。
1999 〈從劉銘傳開山撫番政策看清廷、地方官、士紳的互動〉,發表於國史館主辦,「國史上中央與地方的關係:中華民國史專題第五屆討論會」,1999年12月16日。
2000 〈臺灣族譜修纂問題我見〉,發表於新加坡華裔館主辦,「族譜與海外華人研究研討會」,2000年8月19日。
2000 〈臺灣閩客移民之在地化:日久他鄉即故鄉〉,發表於新加坡華裔館主辦,「族譜與海外華人研究研討會」,2000年8月19日。
2002 〈帝國邊陲與家族社會流動:霧峰林家的發展模式〉,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族學研究所、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語言學研究所籌備處主辦,「文化差異與社會科學通則:紀念張光直先生學術研討會」,2002年3月1-2日。
2003 〈關渡史事試析〉,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合辦,「九十二年度林本源中華文教基金會暨臺灣史研討會」,2003年12月15日。
2004 〈北臺首座媽祖廟關渡宮之起源與角色〉,發表於淡江大學歷史系主辦,「第三屆淡水學暨清法戰爭12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2004年10月29-30日。
2004 〈北臺首座媽祖廟關渡宮之起源與角色〉,發表於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臺灣研究院主辦,「海峽兩岸臺灣史學術研討會」,2004年8月14-15日。
2004 〈臺北盆地的環境變遷與產業發展:關渡為例(史前之1895年)〉,發表於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主辦,「全球化下的史學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2004年6月4-5日。
2007 〈河流與聚落:淡水河與關渡之興衰〉(黃富三、方素娥合撰),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產業發展與社會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2007年6月21-22日。
2007 〈河流與聚落:淡水河與關渡之興衰〉,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產業發展與社會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2007年6月21-22日。
2008 〈二二八事件的臺灣:英國人之「如是我見」〉,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紀念二二八事件六十週年學術研討會」,2008年2月26-27日。
2008 〈林獻堂自治思想的演變(1910年代-1940年代)〉,發表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史研究中心、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合辦,「林獻堂、蔣渭水:臺灣歷史人物及其時代學術研討會」,2008年9月1-2日。
2009 〈17世紀臺灣農商連體經濟的啟動〉,發表於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金門技術學院合辦,「2009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09年10月23-24日。
2009 〈臺灣總督府樟腦專賣政策與霧峰林家〉,發表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史研究中心主辦,「臺灣殖民地史學術研討會」,2009年8月20-25日。
2009 〈霧峰林家與晚清臺灣山區之開發:樟腦業初探〉,發表於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研究室主辦,「臺灣社會經濟史研討會」,2009年6月12-14日。
2010 〈臺灣農商連體經濟的興起與蛻變(1630-1895)〉,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林本源中華文教基金會主辦,「黃富三教授榮退暨第二屆臺灣商業傳統國際學術研討會」,2010年9月23-25日。
2011 〈清季臺灣的外來衝擊與官紳關係:以板橋林家為例〉,發表於國史館臺灣文獻館主辦,「臺灣五大家族學術研討會」,2011年8月23-24日。
2014 “The Conflicts and Compromises between Taiwan and the Qing Court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Island vs. Empire: Taiwan, Ireland and Hong Kong in Comparison, 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社會學研究所合辦,臺北:中研院,2014年9月12-13日。

2014 “The Conflicts and Compromises between Taiwan and the Qing Court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Island vs. Empire: Taiwan, Ireland and Hong Kong in Comparison, 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社會學研究所合辦,臺北:中研院,2014年9月12-13日。
2015 “ Was the Qing’s Ruling Policy Negativistic(1683-1875)”, (keynote speech),Taiwan: The View from the South(南望:臺灣研討會),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The Lim Pen-yuan Foundation, The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Canberra: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2015.1.6-9.
2015 〈台灣自主經濟的歷史傳承:他動性至自主性〉,《台灣經濟的轉型與自主發展》,臺灣亞太基金會主辦,台北:福華飯店,2015年6月4日。
2015 〈試論劉銘傳推動撫墾新政的得失〉,「紀念劉銘傳首任臺灣巡撫130周年學術研討會」,中國合肥,2015,9.25-27。
2015 〈林獻堂的內心世界探微:變色龍嗎?〉,《1920年代台灣先覺者的精神遺產》研討會,臺灣研究基金會主辦,台北:師範大學國際會議廳,2015年11月15日。
主編之專書(論文集)
1980 《臺灣史論叢(第1輯)》(黃富三、曹永和合編)。臺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91 《近現代臺灣口述歷史》(黃富三、陳俐甫合編)。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財團法人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
1991 《霧峰林家之調查與研究》(王世慶、陳漢光、王詩琅著,黃富三、陳俐甫合編)。臺北:財團法人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
1994 《羅東鄉土資料》(黃富三、高碧烈合編)。臺北:財團法人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
1996 《臺灣近代史:經濟篇》。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1997 《岸裏大社文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1997 《清末臺灣海關歷年資料(一)、(二)》(黃富三、林滿紅、翁佳音合編)。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1997 《臺灣史研究一百年》(黃富三、古偉瀛、蔡采秀合編)。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1999 《臺灣商業傳統論文集》(黃富三、翁佳音合編)。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2009 《海、河與臺灣聚落變遷:比較觀點》。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2013 主持解讀,何鳳嬌、林正慧、吳俊瑩編輯,《霧峰林家文書集:墾務、腦務、林務》。臺北:國史館。
2014 主持解讀,何鳳嬌、林正慧、吳俊瑩編輯,《霧峰林家文書集:棟軍等相關信函》。臺北:國史館。
2014 主持解讀,何鳳嬌、林正慧、吳俊瑩編輯,《霧峰林家文書集:棟軍相關收支單》。臺北:國史館。
2015 主持解讀,何鳳嬌、林正慧、吳俊瑩編輯,《霧峰林家文書集:田業、租谷務》。臺北:國史館。 
演講論文
2005 〈多方文明會寶島─十七世紀的台灣蛻變〉,私立逢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辦,「文明史講座」,2005年10月21日。
2005 〈番產交易與艋舺的興起〉(專題演講),臺灣鄉土教育中心主辦,「臺灣鄉土教育中心志工課程」,頁1-7,附圖與史料。2005年12月27日。
2006 〈臺灣史地〉(演講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教育中心主辦,「國家文官培訓所公務人員訓練講座」,頁1-15,2006年7月4日。
2006 〈臺灣歷史〉(演講論文),國家文官培訓所主辦,「國家文官培訓所公務人員訓練講座」。頁1-16。2006年9月28日。
2006 〈多元的臺灣歷史文化〉,中華民國港澳協會主辦,「港澳學生臺灣訪問團」,頁1-4,附圖,2006年4月17日。
2006 〈糖倉變糧倉:清代台灣水田化運動的社會經濟意義〉,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研究所主辦,2006年10月27日。
2009 〈覺醒與絕望-林獻堂的自治夢〉,國立歷史博物館主辦,「什麼人物,為何重要-臺灣史上重要人物系列講座」,2009年10月24日。
2010 〈林獻堂vs.廖文毅:戰後旅日二大臺人領袖之比較〉,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臺灣史研究所週二演講」,2010年5月25日。
2010 〈第一波至第二波全球化的衝擊:港市安平的興與衰〉(演講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主辦,「海洋古都:府城文明之形塑」臺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大會主題演講,2010年11月19日。
2010 〈八仙過海顯神通:清代臺灣施世榜家與霧峰林家〉(演講論文),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主辦,「臺灣學系列講座」,2010年12月18日。
2010 〈時間與空間撞出的火花:臺灣歷史發展的獨特性〉(演講論文),國立交通大學開放教育推動中心主辦,「國立交通大學開放式課程」,2010年12月29日。
2011 〈霧峰林家的興起與中挫〉,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主辦,「歷史學系學術專題演講」,2011年3月15日。
2011 〈推動台灣歷史演變的馬達:「農商連體經濟」試析〉,國立中興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辦,「產業發展與環境倫理系列論壇」,2011年5月16日。
2011 〈世界史中的臺灣史:學術生涯回顧〉,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主辦,「黃富三教授榮退演講暨退休茶會」,2011年5月19日。 
研究報告(包括委託研究報告、田野報告、調查報告)
1990 〈臺北縣鶯歌鎮陶瓷文化發展之研究〉。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委託。
2000 〈臺北市歷屆市長議長口述歷史期末報告〉。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委託。
2005 〈戰後初期在日臺灣人的政治活動─林獻堂與廖文毅之比較〉,研究報告﹙2005年9-12月﹚,2006年3月提交。財団法人交流協会日台交流センター歴史研究者交流事業報告書。東京:財団法人交流協会。見該協會網站。 
其它
1993-1994 《淡水河流域資料影本》(黃富三、翁佳音主編),No.104-169。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1994-1995 《日治時期土地申告書:板橋林家資料》(黃富三主編),No.170-173。臺北:財團法人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
會。
1995-1997 Taiwan Archives in British Public Record Office(黃富三、翁佳音, Mrs. Farrington主編),No.174-191。臺北: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2013 〈戰後海外臺灣反蔣活動的類型:林獻堂與廖文毅〉,彰化師大歷史所演講,2013.12. 19
2014 〈林朝棟與清季臺灣的開山撫番〉,彰化師大歷史所演講,2014.5.29
top